日期:[2015年11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3]

君心亮节书翰墨

——访著名军旅书法家张君亮
□牡丹晚报记者 友燕
   张君亮,1962年生于山东省成武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黑龙江佳木斯市书协副秘书长。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后勤部副部长,中校军衔。
   其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300多件作品在《中国书法》、《中华名流》、《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等二十余种报刊上发表,其中“送客屡闻檐外鹊 题诗还忆水边楼”被收录到《1978——1998中国书法选集》;多幅书法作品被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的书法爱好者收藏;《世界人文画报》杂志、《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新闻与成才》等二十多家新闻媒体对他做过专题介绍。
   国庆假期,在成武县“伯乐情陶瓷书画展”上,记者邂逅了应邀参观、指导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后勤部原副部长张君亮。彼时的他已回归故里两月有余,日夜侍奉在病母床前,以尽拳拳孝心。他为人朴实无华、谦逊内敛,躬身创作时,更是气定神闲、陶然怡然。
  苦练不辍,誓为书苑大家
   张君亮1962年生于成武县文亭办事处孟窑行政村南张庄村。出生百天,家人让他“抓福”,小君亮居然抓起一支秃毛笔,全家人好不高兴。果然,张君亮自幼便爱上了写毛笔字,念初中时左邻右舍就请他写对联了,学校里办黑板报也少不了他的身影。
   1978年,张君亮入伍,他的毛笔字在部队已小有名气。一次,部队举行军地书法笔会,张君亮作为战士代表荣幸地参加,部队领导还郑重其事地让他写会标。然而,令他始料不及的是,一些军内外书法家竟指出会标写得太糟,这对张君亮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知耻而后勇,张君亮发誓要练成书法名家。此后,他省吃俭用,倾其积蓄,购买了从殷商甲骨文到晚清民国时期的书法名帖,百种风格,无所不临,博采众长。此外,他还陆续购买了《中国书法大字典》等专业典籍及各个历史时期的名家碑帖和书法期刊,认真研习、融会贯通。渐渐地,张君亮真草隶篆全能,其书法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功底日臻丰厚。
   部队领导先后安排他到北京、郑州等地观摩书展和学习。其间,他得到了启功、沈鹏、欧阳中石等书坛大家的指教,还观看了多处碑林名胜,开阔了眼界,从中感悟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取向,领悟到了古代刀法和笔法的差异,更好地把握了执笔、用笔的技巧。1980年,张君亮考上了原大连陆军学校。
   1995年,在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览会上,张君亮一鸣惊人,两幅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同时入展,成为这次国家级规模大展的焦点人物,吸引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次年,他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在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应其儿媳邵华之邀,张君亮精心书写了一幅作品,被毛岸青和邵华一家收藏。毛岸青、邵华、毛新宇亲笔回信致谢,并汇来了两千元钱,被他退了回去。“我是怀着对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片真情写的,哪能收钱。”张君亮的话语饱含着真诚与朴实。
  致力研习,瘦硬笔力“锥划沙”
  静观张君亮创作,记者注意到,他不仅擅长写多种字体,而且光草书就能变幻成十余种字形,且笔力遒劲,瘦硬有弹力,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原来,为了研究古人碑帖上的笔法,张君亮常用放大镜去观察笔末毫端的用笔变化;有感于杜甫诗句的“书贵瘦硬方有神”,张君亮一直苦练线条的硬度;受葡萄藤蔓缠扭的弹性启发,他又在自己瘦硬线条的基础上注入了钢筋般的弹力。同时,把篆书融入行草之中,他的作品形成了外延沉稳刚毅、内凝蓄势欲发的风格。
   在书法理论上,张君亮也是博采百家之说而成独特之势。通过大量研习古人的碑帖和书法理论,他以一位军人独到的目光锁住了 “锥划沙”三个字,并将其定位为中国书法的精髓。而为了练习“锥划沙”的用笔力度,他先是把书案的四条腿各锯去一大截,迫使自己每天像大虾一样躬在那里写字,又专门定制了三寸长锋的羊毫毛笔。多年来,仅废毛笔他就清理出好几麻袋。
   张君亮坦言,自己在书法上取得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专、恒、勤、思,即:锁定一个书法目标,持之以恒、终生不渝;每天练字,并制定出不同时期的书法目标;学而不思则罔,不重名人重名贴。“任何一个学书法的人,只要按照‘四字法’去练,就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张君亮表示。
  扶植新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生于中国牡丹之都,张君亮身上不乏山东大汉的豪爽、侠义之气。乡村教师郝连利,学书法近二十年却无法突破,慕名到部队向张君亮求教,得到热情、悉心指导。而更让人感动的是,张君亮得知郝连利家境拮据,就经常送些纸笔、字帖;过年过节,他甚至连点心和酒肉都要替这位比自己大两岁的学生准备。
   由于常年驻守边塞,加之被阴暗潮湿的猫耳洞所累,张君亮不幸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不得不于2008年申请病退。弯腰、行走都受限,可他依旧“躬耕”于创作室中,乐此不疲。闲时,便到楼下小园荷锄耕耘,安享静美田园生活。
   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在佳木斯,还是回故乡,他依然视扶植新人为己任,且不遗余力。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已有不少书坛新秀顺利地加入中国书协。
   至今,挥毫泼墨仍是张君亮生活中的一大乐趣。采访中,他含笑告诉记者:“研习书法能致病,也能治病,于我是后者。大虾般‘躬耕’,反倒减轻了我的强直性脊柱炎,真可谓是修身养性,其乐无穷!”
  本版作品均为张君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