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1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根据地

2、冀鲁豫的第一才子
   申云浦,山东阳谷人,是武松的“老乡”。武松打虎,申云浦打狼。
   申云浦是冀鲁豫边区的领导人之一,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位才华横溢、幽默风趣的名人。
   在冀鲁豫边区,有这样一句话:“申云浦的嘴,宋大牙(指宋励华同志)的腿。”
   宋大牙是边区的 “锄奸队员”。日伪军血洗了村子,如查出给敌人报信者,准活不了几天,宋大牙说到做到,一枪崩了。敌伪汉奸,闻风丧胆。因此,其腿与申云浦的嘴,并列“边区双宝”。
   申云浦生来就具有演讲天才。申云浦毕业于山东聊城师范,其志愿是毕业后当教师。当教师当然需要好口才,但他的好口才,其实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而锻炼出来的。
   他长期在边区做宣传工作。试想,在偏僻、文化落后的农村环境里,在没有现代传播媒介,没有报纸、广播、电视的条件下,要发动千百万农民自觉地进行革命,如果不能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道理变成十分通俗易懂的语言,变成群众乐于接受的当地语言,怎么能说服人,怎么能动员群众呢?
   申云浦的语言能力又可以说是逼出来的。他把讲话作为进行革命的工具、手段。他同工农群众和干部们谈话,能用纯熟的农民俚语、歇后语以及地方土语,表达的革命道理,简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不论是老年、青年、男的、女的,都能和他有说有笑,听了他的讲话,都能打开心灵的窗户。
   每次在大聚会上演讲,他口若悬河,妙语连珠。纵横捭阖,直入人心,是他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特有的风采。
   1939年,一一五师为开辟革命根据地,从江西开赴鲁南,首战樊坝,再战梁山,又战潘溪渡,声名大振。
   申云浦当时是运东地委书记,他从寿张出发,寻找主力接关系,并参加即将召开的梁山水泊会议。
   但由于日寇的报复扫荡,主力部队不断转移,申云浦连续找了两天,都找不到主力部队的踪迹,也弄不到饭吃。
   一天中午,他从小杨楼一家私塾墙外路过,听见里面书声琅琅,便侧身进去,见学生们正在扇面上习字。师范学生出身的申云浦自幼酷爱书法,写一手好字。他便走进课堂,开始给一位学生写扇面。学生拿给老师一看,只见字字飞龙,功力不凡。老师知道遇上了高人,便来向他索字。申云浦就信手给这位老师写了《滕王阁序》和一段《二郎庙碑文》。老师为了感谢他,端来四盘菜一壶酒,还有凉面条。申云浦正饿得肚皮贴着后脊梁,也就毫不客气地美餐一顿。
   申云浦最终辗转找到了杨勇,及时参加了在梁山水泊召开的会议。画扇求食,此经历在边区传为一段佳话。
   1941年和1942年,是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最艰难困苦的时期。那时创办冀鲁豫区党委机关报——冀鲁豫日报,是一支年轻的新闻队伍。这样的一支新闻队伍,在平原游击战争中,既要经受住激烈战争和艰苦生活的考验,又要出色地完成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历史使命,绝非寻常易事,亟须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而关键在于强化。
   冀鲁豫边区党委作出了一项决定,由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申云浦任冀鲁豫日报社长。
   申云浦来到报社,既不让搞欢迎仪式,也不让为他改善生活,他立即走到同志们中间,熟悉全社干部和工人,了解思想情况和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领导全社开展整风学习,并着手改进报纸的宣传工作。
   申云浦经常引用列宁说的一句话:“要用千百条纽带联系群众。”
   他不是音乐家,在报社却亲自教全体同志唱歌;他不是演员,却在平原分局党校的晚会上,扮演京剧《法门寺》中的刘媒婆,唱大段的流水板。
   他的书法、他的诗词,都受到人们由衷的喜爱。那时,申云浦正值年富力强,夜以继日地工作,亲自写社论、写通讯,文风辛辣、活泼、深刻。凡是申云浦的文章一发表,边区的干部战士都争相传阅。第一才子的名声由此传开。
   申云浦不论走到哪里都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周围的人。到了贵州,他又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