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1月21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寒冷枫叶国 有个温暖怀抱
每每和他们聊天,都能听出告别苦难开始新生活后的喜悦和感慨。青 溪(加拿大自由撰稿人)
巴黎恐袭再次引发人们对难民问题的激烈讨论。不过,比起此轮难民危机中法国接纳难民计划,加拿大对难民显得积极得多。自由党政府在竞选时已经承诺将会接收25000名叙利亚难民。
加拿大社会各界支持政府难民政策的不在少数,BC省大学(UBC)政治系助理 教 授 普 赖 特 (WillPlowright)表示,“假如恐怖分子有计划袭击本国,无论国内有没有难民,恐怖分子都会找机会行动”。
虽然巴黎恐袭会令公众对难民有更多的负面看法,但是联邦政府并不会因此改变接受难民的方针。一向为接收叙利亚难民最多省份的魁北克省人民巴黎恐怖袭击案之前,对难民的遭遇表示同情。
年初至今,已有651名叙利亚难民抵达该省。去年,魁北克省接收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占全加拿大接收的60%。
9月份的时候,数百名蒙特利尔市民在艺术广场(Place desArts)手牵手排成长阵,表达对全世界的难民,特别是叙利亚难民的声援和支持。
善待难民是加拿大一贯作风,记得十几年前我上政府开办的英文学校时,班上有很多来自南美及东欧战乱国家的难民,他们每天上午补习英文,下午几乎在咖啡店享受和平国家的安乐,全无养家糊口的压力。
因为国家发放的难民补贴,慈善机构提供的无偿帮助,民间自发义工团体的捐助,足够让踏足加拿大国土的难民衣食无忧,搞得我们这些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的技术移民满心“羡慕嫉妒恨”。
不过多数难民不会安心吃政府一辈子,在掌握了基本英文生活用语后有人就开始工作、买车、自食其力,除了语言,和当地人并无多大差别。
每每和他们聊天,都能听出告别苦难开始新生活后的喜悦和感慨。
在无数难民眼里,寒冷的加拿大其实是个非常温暖的地方,因为加拿大人从来不让冰雪在他们心中驻留。我眼中的加拿大人有着真诚的微笑、热情的眼神,他们随时伸出的援手,正将温暖一点点传递给曾历经苦难、遭遇不幸的人们。
巴黎恐袭再次引发人们对难民问题的激烈讨论。不过,比起此轮难民危机中法国接纳难民计划,加拿大对难民显得积极得多。自由党政府在竞选时已经承诺将会接收25000名叙利亚难民。
加拿大社会各界支持政府难民政策的不在少数,BC省大学(UBC)政治系助理 教 授 普 赖 特 (WillPlowright)表示,“假如恐怖分子有计划袭击本国,无论国内有没有难民,恐怖分子都会找机会行动”。
虽然巴黎恐袭会令公众对难民有更多的负面看法,但是联邦政府并不会因此改变接受难民的方针。一向为接收叙利亚难民最多省份的魁北克省人民巴黎恐怖袭击案之前,对难民的遭遇表示同情。
年初至今,已有651名叙利亚难民抵达该省。去年,魁北克省接收的叙利亚难民人数占全加拿大接收的60%。
9月份的时候,数百名蒙特利尔市民在艺术广场(Place desArts)手牵手排成长阵,表达对全世界的难民,特别是叙利亚难民的声援和支持。
善待难民是加拿大一贯作风,记得十几年前我上政府开办的英文学校时,班上有很多来自南美及东欧战乱国家的难民,他们每天上午补习英文,下午几乎在咖啡店享受和平国家的安乐,全无养家糊口的压力。
因为国家发放的难民补贴,慈善机构提供的无偿帮助,民间自发义工团体的捐助,足够让踏足加拿大国土的难民衣食无忧,搞得我们这些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的技术移民满心“羡慕嫉妒恨”。
不过多数难民不会安心吃政府一辈子,在掌握了基本英文生活用语后有人就开始工作、买车、自食其力,除了语言,和当地人并无多大差别。
每每和他们聊天,都能听出告别苦难开始新生活后的喜悦和感慨。
在无数难民眼里,寒冷的加拿大其实是个非常温暖的地方,因为加拿大人从来不让冰雪在他们心中驻留。我眼中的加拿大人有着真诚的微笑、热情的眼神,他们随时伸出的援手,正将温暖一点点传递给曾历经苦难、遭遇不幸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