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2月0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8]
小伙在北京吸霾造“板砖”
有人出价1万元购买
本报综合消息 天安门、三里屯、灵光胡同……一名来自深圳的“坚果兄弟”,推着价值6800元的工业吸尘器,在100天内出没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收集空气里的尘埃,实施着他的 《尘埃计划》。坚果兄弟”并不是一对兄弟,而是一个常住深圳的湖北小伙,朋友们称之为坚果。
他的《尘埃计划》想法始于2013年,当年关于北京雾霾天气恶化、PM2.5严重超标的报道甚嚣尘上,连远在深圳的他也深感震动,于是萌生雾霾制砖的想法。
7月24日起,他便拿着吸尘机游走北京大街小巷吸雾霾,100天并非连续,如遇到雨天或特殊情况会暂停,他所使用的是一架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时234立方米及过滤精度0.2微米的工业吸尘机。每充电一次后可使用4天,粗略相当于62个人一天的呼吸量。
直至11月29日,他完成了第100天的任务,于是带着这些灰尘到唐山一家制砖厂,将它们做成一块板砖。这块雾霾板砖完成后,会如何使用?坚果兄弟说,他计划将这块砖用来作北京建筑某一工地材料,用来做房子。
坚果兄弟这样描述他的《尘埃计划》:“我们的城市,成了汽车堵城,成了化工围城,成了大工地。我们追求得愈多,对资源索求得愈多,我们制造的尘埃也就愈多。等地球所有资源有一天耗尽时,我们也都会成为真正的尘埃。”
日前,在微博上已经有人在求购“霾砖”,出价一万元。但坚果用玩笑口吻回应说:“出一千万也不卖,出一个亿可以考虑下,然后用这一个亿治理尘埃。” (鑫文)
■相关新闻
今年最重雾霾袭来多地PM2.5爆表
山东大雾致高速公路200余个收费站关闭;北京单站PM2.5浓度近千,年内首次发布大雾、霾、空气重污染三个橙色预警……华北多地雾霾爆表,程度之重创今年纪录。
11月27日开始,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已持续至第5天。雾霾面积一度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京津冀至关中平原多地PM2.5爆表,11月30日当天北京35个监测站23个达六级严重污染。
一些地标性建筑凭空“消失”,两栋相隔几十米的大楼竟然“互不相望”,车辆行驶至十字路口却看不清楚交通灯指示,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在连续阴暗灰霾的天色中,人们纷纷将自己“武装”起来,空气净化器、PM2.5活性炭口罩,与防霾有关的商品迎来销售“井喷”。
一时间,“供暖性雾霾”成了网络热词。对此,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供暖只是压垮空气质量的 “最后一根稻草”,取暖结构不合理和区域性燃煤污染是主因。
特殊的气候背景和极端的气象条件,也是此轮华北雾霾的重要诱因。2015年是有历史统计以来的 “最强厄尔尼诺年”,11月华北地区多次强降雪,化雪后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 “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助推了污染持续积累。
治理雾霾,已经成为一场严峻的“呼吸保卫战”。近年来,环保国策入法、污染信息公开、按日计罚,政绩考核方面,各地政府已经向着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产能过剩等指标的考核权重转变……随着一项项政策和制度的改进,人们期待未来的空气质量会逐渐好转。
此外,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有专家建议,唯有打破治污“一亩三分地”,走好“全国一盘棋”,启动碳排放交易权,运用市场化手段降污,如此或能缓解“雾霾中国”的“呼吸之痛”。 据新华社
◆评论◆
雾霾压城,应急预案该改就得改
近年来,为减少雾霾对百姓的危害,我国很多城市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也规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应对举措。然而,一些地方的应急预案存在启动门槛较高、应对举措不合理等问题,应急措施启动门槛与群众对雾霾的感受存在巨大差距,并在执行过程中还不时遭遇“梗阻”,应急预案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应急作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应急预案关键在于应急,不能搞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一方面,应急预案不能一成不变,地方有关部门应及时发现预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正,让应急预案更有操作性、针对性、及时性;另一方面,无论多好的应急预案,都需要严格执行才能见实效,都需要严肃的问责机制作为保障。各地需要在落实上出实招,让应急预案真正起到应急的效果。
要让应急预案发挥效力,不能仅仅依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要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攻坚战,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严肃查办,让公众成为推动防治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落地生根的强大力量。长远来看,依靠应急预案治理雾霾还远远不够。风来霾散蓝天重现之时,不能深呼吸几口就忘了心肺之痛。加快调整经济机构和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才是治本之策。
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蓝天只能靠风刮?
根据气象预报,12月2日到3日,北京将会刮起5、6级的偏北风,天气转晴,京城将再现久违的蓝天。雾霾虽又一次散去,但是,连日来,舆论中关于雾霾与治霾的讨论也又一次掀起。
“蓝天只能靠风刮?”“应急预案如何以人为本?”“排放企业为何还敢顶风污染?”“雾霾中我们能否自觉放弃开车出行?”……网友这些关于治霾的困惑,在提问给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时,其实也提问给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雾霾不只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管理问题。 任 民
网友吐槽雾霾
●我掏出一百块钱,如今都看不到毛主席。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路口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再忍忍,冷空气已经到张家口了。
●相亲的最佳时机,看不清脸。
●北京对付全球变暖的方法就是把太阳给隔绝了。
●都别出门了!现在的北京随便给人一大嘴巴子,一回头人呢!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郭名
■链接■
柴静自费拍摄《穹顶之下》关注雾霾
2月28日,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在网络曝光,她自费100多万元,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做雾霾调查。在这部纪录片中,柴静以室内演讲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她针对中国雾霾成因、现状、治理等问题的调查结果。
《穹顶之下》的播出,在全国产生了爆炸性影响,《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 北婉
他的《尘埃计划》想法始于2013年,当年关于北京雾霾天气恶化、PM2.5严重超标的报道甚嚣尘上,连远在深圳的他也深感震动,于是萌生雾霾制砖的想法。
7月24日起,他便拿着吸尘机游走北京大街小巷吸雾霾,100天并非连续,如遇到雨天或特殊情况会暂停,他所使用的是一架功率1000瓦、流量每小时234立方米及过滤精度0.2微米的工业吸尘机。每充电一次后可使用4天,粗略相当于62个人一天的呼吸量。
直至11月29日,他完成了第100天的任务,于是带着这些灰尘到唐山一家制砖厂,将它们做成一块板砖。这块雾霾板砖完成后,会如何使用?坚果兄弟说,他计划将这块砖用来作北京建筑某一工地材料,用来做房子。
坚果兄弟这样描述他的《尘埃计划》:“我们的城市,成了汽车堵城,成了化工围城,成了大工地。我们追求得愈多,对资源索求得愈多,我们制造的尘埃也就愈多。等地球所有资源有一天耗尽时,我们也都会成为真正的尘埃。”
日前,在微博上已经有人在求购“霾砖”,出价一万元。但坚果用玩笑口吻回应说:“出一千万也不卖,出一个亿可以考虑下,然后用这一个亿治理尘埃。” (鑫文)
■相关新闻
今年最重雾霾袭来多地PM2.5爆表
山东大雾致高速公路200余个收费站关闭;北京单站PM2.5浓度近千,年内首次发布大雾、霾、空气重污染三个橙色预警……华北多地雾霾爆表,程度之重创今年纪录。
11月27日开始,今年以来最严重的污染过程已持续至第5天。雾霾面积一度扩大到53万平方公里,京津冀至关中平原多地PM2.5爆表,11月30日当天北京35个监测站23个达六级严重污染。
一些地标性建筑凭空“消失”,两栋相隔几十米的大楼竟然“互不相望”,车辆行驶至十字路口却看不清楚交通灯指示,医院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在连续阴暗灰霾的天色中,人们纷纷将自己“武装”起来,空气净化器、PM2.5活性炭口罩,与防霾有关的商品迎来销售“井喷”。
一时间,“供暖性雾霾”成了网络热词。对此,住建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供暖只是压垮空气质量的 “最后一根稻草”,取暖结构不合理和区域性燃煤污染是主因。
特殊的气候背景和极端的气象条件,也是此轮华北雾霾的重要诱因。2015年是有历史统计以来的 “最强厄尔尼诺年”,11月华北地区多次强降雪,化雪后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 “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助推了污染持续积累。
治理雾霾,已经成为一场严峻的“呼吸保卫战”。近年来,环保国策入法、污染信息公开、按日计罚,政绩考核方面,各地政府已经向着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产能过剩等指标的考核权重转变……随着一项项政策和制度的改进,人们期待未来的空气质量会逐渐好转。
此外,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下,有专家建议,唯有打破治污“一亩三分地”,走好“全国一盘棋”,启动碳排放交易权,运用市场化手段降污,如此或能缓解“雾霾中国”的“呼吸之痛”。 据新华社
◆评论◆
雾霾压城,应急预案该改就得改
近年来,为减少雾霾对百姓的危害,我国很多城市先后制定了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也规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启动标准和应对举措。然而,一些地方的应急预案存在启动门槛较高、应对举措不合理等问题,应急措施启动门槛与群众对雾霾的感受存在巨大差距,并在执行过程中还不时遭遇“梗阻”,应急预案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的应急作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厚民生为本。应急预案关键在于应急,不能搞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一方面,应急预案不能一成不变,地方有关部门应及时发现预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倾听群众呼声,不断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正,让应急预案更有操作性、针对性、及时性;另一方面,无论多好的应急预案,都需要严格执行才能见实效,都需要严肃的问责机制作为保障。各地需要在落实上出实招,让应急预案真正起到应急的效果。
要让应急预案发挥效力,不能仅仅依靠某个部门单打独斗,而是要打一场全民参与的攻坚战,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严肃查办,让公众成为推动防治大气污染应急预案落地生根的强大力量。长远来看,依靠应急预案治理雾霾还远远不够。风来霾散蓝天重现之时,不能深呼吸几口就忘了心肺之痛。加快调整经济机构和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才是治本之策。
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蓝天只能靠风刮?
根据气象预报,12月2日到3日,北京将会刮起5、6级的偏北风,天气转晴,京城将再现久违的蓝天。雾霾虽又一次散去,但是,连日来,舆论中关于雾霾与治霾的讨论也又一次掀起。
“蓝天只能靠风刮?”“应急预案如何以人为本?”“排放企业为何还敢顶风污染?”“雾霾中我们能否自觉放弃开车出行?”……网友这些关于治霾的困惑,在提问给相关政府部门的同时,其实也提问给全社会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雾霾不只是一个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管理问题。 任 民
网友吐槽雾霾
●我掏出一百块钱,如今都看不到毛主席。
●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路口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
●再忍忍,冷空气已经到张家口了。
●相亲的最佳时机,看不清脸。
●北京对付全球变暖的方法就是把太阳给隔绝了。
●都别出门了!现在的北京随便给人一大嘴巴子,一回头人呢!
●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再创灰黄! 郭名
■链接■
柴静自费拍摄《穹顶之下》关注雾霾
2月28日,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在网络曝光,她自费100多万元,花费了一年的时间来做雾霾调查。在这部纪录片中,柴静以室内演讲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了她针对中国雾霾成因、现状、治理等问题的调查结果。
《穹顶之下》的播出,在全国产生了爆炸性影响,《穹顶之下》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挽回。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雾霾已经成为每个人必须应对并亟需解决的问题!远离雾霾,呼吸同一片纯净天空!” 北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