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年12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胃癌可怕也可控!
专家提醒:少吃腌制、熏制食物以及霉变蔬菜
牡丹晚报记者 敏静
●少吃最好不吃腌、熏食物●少吃剪炸、油腻、辛辣或太冰、太热的食物●及时治疗各种胃病●保持好心情,减少压力●定期胃肠镜检查●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治疗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近日,央视女主播方静因患胃癌,44岁便离开人世的消息,更是引起市民对癌症恐慌。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四大因素与胃癌发病息息相关
胃癌究竟是怎样引起的?据菏泽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市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主委刘庆民介绍,胃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最近几年,从大量的国内、国外的文献和各种调查、研究发现,有几种情况和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刘庆民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发生胃癌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环境与饮食;第二,螺旋杆菌感染的因素;第三,遗传因素;第四,癌前病变。而有癌前病变的患者癌症的发病率极高。
究竟什么是环境因素?刘庆民介绍,全球当中有些地方的发病率高,有些地方发病率低,这就是环境因素。“原来日本癌症发病率与中国的北方的癌症发病率高,这就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环境因素很难改变。”刘庆民说。
另外,在饮食上,腌制、熏制食物、霉变的蔬菜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据介绍,霉变的蔬菜,极易产生亚硝胺,而亚硝胺是食品中致癌的因素,所以,刘庆民强烈呼吁广大市民一定要吃新鲜蔬菜。“蔬菜是最需要保鲜的。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把蔬菜放入冰箱里。这一点并不难,是大家都能够做到的,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就可以了。”刘庆民说。
据刘庆民介绍,胃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它是造成胃炎的一种菌,长期的浅表性胃炎变成萎缩性胃炎,然后转变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后期严重时就变成胃癌了。
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是,刘庆民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是可控的,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胃炎,一定要及时消除幽门螺旋杆菌;假如没有相关症状,可以不消除。“是否消除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看患者有没有得胃癌的高危因素,这种高危因素就是所谓的家族史。”刘庆民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患者有家族史,又有明显的胃炎、胃溃,或者是做过手术的残胃,一定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杀菌后,对胃癌有一定的作用。
刘庆民提醒广大市民,如果上一辈直系亲属得过胃癌,其得胃癌的几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要高出三倍。据了解,中华医药会主张,如果父母是60岁患胃癌,那么,其子女要倒退10年至15年,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消除一些隐患因素,并及时做一些预防。
早期手术可以保持胃部的完整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市民还需要做哪些防范工作呢?刘庆民表示,应该将预防人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危人群,一类是低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患有胃炎、胃息肉、胃部做过手术的。这部分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复查,有必要的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于低危人群,没有家族史,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吃新鲜蔬菜,不要乱吃药。
刘庆民提醒广大市民,早期的胃癌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也可能会有胃炎的感觉,如烧心、饱胀等,与胃炎、消化不良表现相似,从症状上无法分析是否是胃癌。
如果患者胃部有不适的症状,要尽量做胃镜检查,争取发现早期病变。“早期治疗效果和晚期大大不同。”刘庆民介绍,早期发现癌变时,在胃镜下就能将其切除,而这种切除只是一种局部的切除手术,其可以保持胃部的完整。
●少吃最好不吃腌、熏食物●少吃剪炸、油腻、辛辣或太冰、太热的食物●及时治疗各种胃病●保持好心情,减少压力●定期胃肠镜检查●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治疗
胃癌是源自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占胃恶性肿瘤的95%,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近日,央视女主播方静因患胃癌,44岁便离开人世的消息,更是引起市民对癌症恐慌。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四大因素与胃癌发病息息相关
胃癌究竟是怎样引起的?据菏泽市立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市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主委刘庆民介绍,胃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是十分清楚,但是,最近几年,从大量的国内、国外的文献和各种调查、研究发现,有几种情况和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刘庆民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发生胃癌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环境与饮食;第二,螺旋杆菌感染的因素;第三,遗传因素;第四,癌前病变。而有癌前病变的患者癌症的发病率极高。
究竟什么是环境因素?刘庆民介绍,全球当中有些地方的发病率高,有些地方发病率低,这就是环境因素。“原来日本癌症发病率与中国的北方的癌症发病率高,这就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而环境因素很难改变。”刘庆民说。
另外,在饮食上,腌制、熏制食物、霉变的蔬菜容易导致癌症的发生。据介绍,霉变的蔬菜,极易产生亚硝胺,而亚硝胺是食品中致癌的因素,所以,刘庆民强烈呼吁广大市民一定要吃新鲜蔬菜。“蔬菜是最需要保鲜的。所以,我们应该及时把蔬菜放入冰箱里。这一点并不难,是大家都能够做到的,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就可以了。”刘庆民说。
据刘庆民介绍,胃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它是造成胃炎的一种菌,长期的浅表性胃炎变成萎缩性胃炎,然后转变为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后期严重时就变成胃癌了。
虽然听起来很可怕,但是,刘庆民表示,幽门螺旋杆菌是可控的,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胃炎,一定要及时消除幽门螺旋杆菌;假如没有相关症状,可以不消除。“是否消除幽门螺旋杆菌主要看患者有没有得胃癌的高危因素,这种高危因素就是所谓的家族史。”刘庆民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患者有家族史,又有明显的胃炎、胃溃,或者是做过手术的残胃,一定要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杀菌后,对胃癌有一定的作用。
刘庆民提醒广大市民,如果上一辈直系亲属得过胃癌,其得胃癌的几率比没有家族史的人群要高出三倍。据了解,中华医药会主张,如果父母是60岁患胃癌,那么,其子女要倒退10年至15年,每年做一次胃镜检查,消除一些隐患因素,并及时做一些预防。
早期手术可以保持胃部的完整
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市民还需要做哪些防范工作呢?刘庆民表示,应该将预防人群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危人群,一类是低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患有胃炎、胃息肉、胃部做过手术的。这部分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复查,有必要的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于低危人群,没有家族史,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吃新鲜蔬菜,不要乱吃药。
刘庆民提醒广大市民,早期的胃癌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也可能会有胃炎的感觉,如烧心、饱胀等,与胃炎、消化不良表现相似,从症状上无法分析是否是胃癌。
如果患者胃部有不适的症状,要尽量做胃镜检查,争取发现早期病变。“早期治疗效果和晚期大大不同。”刘庆民介绍,早期发现癌变时,在胃镜下就能将其切除,而这种切除只是一种局部的切除手术,其可以保持胃部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