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3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剪枝、疏果、打孔、浇水

园林专家为百年柿林“会诊”

□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
  “绝育”一年,让柿树更茁壮
   剪枝、疏果、打孔、浇水,连日来多名园林专家忙着为位于菏泽华侨城小区内的百年柿林“会诊”,以使这些柿树获得更强大的生命力。
   “一个住宅小区内,能保存这么完好的古老柿林,十分难得。”3月22日下午,菏泽园林绿化管理处高级工程师费赟,一边抚摸着一棵棵柿树一边对记者说。当日下午,菏泽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市开发区园林管理处、菏泽学院的多名专家,齐聚菏泽华侨城小区,为这里的百年柿林“会诊”。“这些柿树已经五六百年了,随便折断一个树枝也比我的年龄大。”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记者说。市华侨城二期建设工地,几年前还属于菏泽开发区丹阳办事处刘庙社区卞庄村。2010年,卞庄村被规划为华侨城建设用地,广大村民曾经一度为这些柿树的命运牵肠挂肚。为了给柿树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费赟和菏泽学院园林工程系专家李秀伟等人首先指导园林工人剪枝、疏果。“剪枝、疏果可以使树干和主枝获得更多的营养,利于柿树的生长。”李秀伟解释。几名专家经过“会诊”,建议通过技术手段使这些柿树今年暂时“绝育”,即今年暂停结果。柿林周围高楼林立,不利于柿树通风通气,专家们研究决定在每棵树下钻几个孔,然后在孔内填充上有机质,这样既可以使柿树通风通气,也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有效通气通风,可以促进柿树根部生长发育,柿树根系发达后利于其枝叶的生长,枝繁叶茂反过来又会促进柿树根部的生长,这样将使柿树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李秀伟说。
  每棵柿树都建立“健康档案”
   “国家一级古树,树龄约600年”、“国家二级古树,树龄约400年”……如今,这些柿树上都挂上了铭牌。这是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于2011年5月设置的,铭牌上的责任单位注明为“菏泽时代置业有限公司”。而华侨城正是菏泽时代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项目。“老人需要关爱,自然界的‘老人’也需要关爱。这些古老的柿树虽历经风雨沧桑,依然苍劲挺拔于菏泽大地,成为菏泽人的宝贝。”菏泽时代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鹏飞说。据清查,这些古柿树共有37棵。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这些柿树,华侨城已经为每棵树都建立了“健康档案”。“我们定期填写日常养护工作日志,实现精细化管理。”赵鹏飞说。除了为这些柿树建立“健康档案”,华侨城还引进了专业队伍,利用古树养护的专业知识,为柿树定期进行 “健康体检”。“体检”结束后还会请园林专家制定养护报告书,有效地预防一些古树的重大“疾病”。
   树木是城市的公共设施,是城市的美丽外衣,如果能让栽种的树木顺利地长大,绿树成荫,那里的空气一定会格外清新;市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闲庭信步,一定会更心旷神怡。采访中,费赟介绍一个令人兴奋的数据,我市目前绿化覆盖率40.75%,而菏泽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了40.89%。
   “如果说高楼大厦代表一个城市的阳刚美,那么花花草草就代表这个城市的阴柔美,两者和谐统一,缺一不可。”费赟说,“绿色是生命的底色,爱树植树护树便是爱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