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3月2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9]

“80后”女品酒师的“醉意江湖”

——访白酒国家级评委黄兰香
□本报记者 姜培军
   电视剧《红高粱》中有一个情节让人印象深刻:斗酒大会上,当地最大酿酒坊的酿酒师罗汉通过品酒,准确地说出了各种酒的生产年份、出自哪家酿酒坊以及用的是哪口井的水,最终他凭借高超的品酒技艺夺魁。现实生活中的品酒师有没有这么厉害?他们灵敏的鼻子和舌头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练就的?3月7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在花冠集团技术中心采访了“80后”白酒国家级评委黄兰香。
  年轻的白酒国家级评委
   “这杯是酱香型,那杯是清香型……”小啜一口,咂摸几下嘴巴,黄兰香将眼前几杯白酒的香型、度数一一道出,毫厘不爽。出生于1985年的黄兰香,2003年进入花冠集团工作,2010年进入技术中心。
   “品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黄兰香说,“一个优秀的品酒师,一定拥有灵敏的嗅觉、味觉,以及良好的记忆力。”她认为品酒师除了天分外,还要靠后天的艰苦学习和训练。
   2015年12月7日至9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年仅30岁的黄兰香通过17轮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评上白酒国家级评委。
   黄兰香对记者说,考取白酒国家级评委时,首先是白酒领域的理论专业知识,其次是实际品尝白酒。
   “一个桌子上放着五杯酒,先观察白酒的颜色,然后闻香尝味,最后确定酒的质量。”黄兰香说,凭借着多年的历练,每一种类型的白酒,她都可以通过“眼观色”、“鼻闻香”、“舌尝味”来做出正确判断。
  生活中不吃油腻不化妆
   “白酒香型、度数、口感等微妙的平衡变化,必须由品酒师用敏锐的感觉器官去辨别,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替代。”黄兰香告诉记者,品酒主要分为“一看、二嗅、三尝”。为此,她每天要不停地勾调和品尝各种白酒。记者看到,在品评白酒过程中,黄兰香先晃动酒杯,观察一下酒花,再晃动几下,用鼻子闻一闻,最后入口再品,思索片刻后才做出判断。
   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品酒师在饮食和生活细节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生活中要忌口,不能吃腥、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以便对自己的味觉和嗅觉进行保护。“我们这里的品酒师都是素颜美女,我们从来不使用化妆品。”花冠集团技术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笑称,这里的品酒师都是“真人”。
   “品酒,倒上一杯白酒,透亮清澈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端起杯子闻一闻,此时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香扑面而来;一杯下肚,白酒特有的味道给人一种回味悠长的感觉。”黄兰香介绍说,白酒根据配方口味主要分为十几种香型,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味道。
   品酒师,这个看似神秘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并不像别人想象中的潇洒,更多的是在勤奋工作,默默地从事品评工作。“虽然天天都在品酒,但每次勾调出的白酒样品味道都不一样。”黄兰香说,自己每天都对新的工作充满期待和热情。
  让花冠白酒香飘九州
   “在花冠集团干着有奔头,工作起来挺有劲。”黄兰香说。花开花香花之冠,国风四季唱幽兰,花冠集团近年来的发展日新月异。
   国家白酒专家高月明说,花冠酒有以下独到的六大技术领先:一多粮发酵、米粮增柔。二高温制曲,增加香气成份。三原粮发酵期长。四原酒的储存期长。五检测更严格,调味更科学。六坚持传统,创新工艺。他说,白酒生产既要继承传统,更要重视创新,这是中国白酒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花冠人将创新明珠和传统工艺穿成串,形成了一套先进的酿酒工艺。在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上,花冠人尝试了举办储酒文化节,并以执着的精神,把储酒文化办出了特色、办成了文化品牌,这样就全方位地提升了花冠产品的品牌形象。
   现在,花冠酒已经成为菏泽一张闪光的名片。2016年,花冠集团将把“转变与改革”作为公司的发展主题。总的工作思路和目标是“创新发展模式,整合有效资源,完善产业布局,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花冠核心竞争力,实现质和量的新突破”。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2016年,花冠集团全体员工将秉承“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酿酒”的发展理念,凝心聚力,争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