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4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春华秋实“牡丹缘”

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在菏泽乃至在中国,谈牡丹摄影,桑秋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符号”。30多年来,他拍摄了4万余幅牡丹图片,建立了完善的牡丹图片数据库,其作品被广泛运用于多种场合和多种载体中。桑秋华深深地热爱着这片生养他的土地,他说为宣传菏泽自己将竭尽所能。
  216小时延时摄影走红网络
   “您拍摄的《国花神韵》我们一家四代看了无数遍,我7个月大的外孙女前段时间生病住院,每逢打针哭闹时看到这段视频时就会很安静,真的很神奇。”这条短信来自广东省惠州市。
   “无意中收到朋友转发的《国花神韵》,立即被画面的美感震撼了,特发短信表示敬意。”这条短信由一名王姓网友发自上海。
   自从延时摄影作品 《国花神韵》在网络上公开后,桑秋华已经记不清自己究竟接到多少类似的“致敬”电话。拍摄牡丹多年,他一直在寻求表达方式的突破。2015年4月至5月,桑秋华采取延时摄影的方式拍摄了216个小时,记录了多个品种的牡丹花开放全过程,后将其制成2分钟左右的视频,上传网络。之后,《国花神韵》的点击量和转载量迅速“飘红”。以国内一家网站为例,《国花神韵》播放量已超过4000万次,并且以平均每天100多万的速度在增长。连日来,国内外“致敬”电话不时响起,短信雪片般飞来。就连德国、芬兰、加拿大的华人和外国网友也曾致电桑秋华,表示对其作品和菏泽牡丹很感兴趣。
   4月1日下午,桑秋华在采访中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为拍摄 《国花神韵》这部作品,他没日没夜地守候在多株牡丹旁边,一朵牡丹从初绽到盛开需要二三十个小时,每隔几分钟便拍摄一张照片。最后他将216个小时的摄影素材剪辑成一段约2分钟的视频,上传至网络。这是桑秋华首次利用延时摄影的形式表达菏泽牡丹:“过去拍摄牡丹,设备是个问题,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成熟,便寻求艺术上的突破,以前未有的方式呈现牡丹之美。”桑秋华说。
   《国花神韵》极大地提升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提升了桑秋华利用创新技术表现牡丹的信心。“创新之路永无止境,我会坚定地走下去。”桑秋华坚定地说。
  醉卧花丛君莫笑
   “咔嚓”,是按动相机快门时发出的声音,33年来,桑秋华已经不记得这个熟悉的声响有多少次在耳边响起。
   1983年,他花125块钱购买了一部相机,开始用胶片记录眼前的大千世界,也摸索着去拍摄牡丹。“醉”卧花丛,用这四个字形容桑秋华也许再贴切不过。每年三月底,牡丹初绽,桑秋华便辗转于各个牡丹园。
   “去年一株牡丹,我拍了37天,从花骨朵拍到芳菲落尽。”桑秋华说。30多年过去,牡丹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依然痴心不改。“每天天不亮,我便早早起床,匆匆扒拉几口饭便赶往牡丹园。”桑秋华说,为了加快热饭的冷却速度,他找来一瓢凉水,将饭碗蹲在凉水中。几块饼干、两根火腿肠、一瓶矿泉水便是他的午饭。每天晚上回到家,便忙着传送、挑选、编辑照片,时常忙到深夜。由于身体严重透支,每年花季结束他都会按照“惯例”到医院输几天液。
   有一年,桑秋华到曹州牡丹园拍摄冬牡丹,正赶上天降大雪,路上湿滑不堪,他一路摔了三次跤。最惊险的一次,他摔倒在一辆汽车前,距离车轮只有很短一段距离,司机大声呵斥他:“你找死啊!”1991年,桑秋华至今清楚地记得那年花期特别长,那年天气也格外晴朗,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他的皮肤被灼伤。“花期结束,我暴露在外的皮肤全部脱了一层皮。”桑秋华回忆说。
   牡丹迷、花痴、牡丹王……痴迷拍摄牡丹多年,54岁的桑秋华收获了一个个“雅号”,也靠着自己的坚持不懈收获了一份份感人至深的友谊。
   “牡丹园的大门永远都朝我开放。”桑秋华自豪地说。有一年花季,他在曹州百花园拍摄牡丹,为了赶时间他忘记了吃午饭,园内工作人员孙师傅为他端来一碗大锅菜。“满满大碗菜,里面放着好几块肉,我知道那是孙师傅故意照顾我多放了几块肉。”桑秋华说,接过那碗菜,自己的眼泪便来了。
   1999年,桑秋华准备在曹州百花园举办一个摄影展,当时接近花期,园内房间紧张。当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与园内负责人拨通电话时,这位负责人很遗憾地告诉他园内的房子都租赁出去了。谁知道,第二天这位负责人打来电话,告诉他有房间了。“等我到了现场,不禁吃了一惊。”桑秋华回忆说,原来那是看花的工作人员住的房子,他们为了桑秋华的影展,主动挪出来,在空地上搭棚去住。“人家根本没收咱的租赁费啊!”桑秋华感慨地说。
  《玉女》化蝶路漫漫
   一朵硕大的牡丹花晶莹剔透,占据整幅照片,牡丹花的中央是一名清纯的裸体女子,女子身后是淡黄娇艳的花蕊……整幅照片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桑秋华为这幅照片取名为《玉女》。
   《玉女》拍摄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桑秋华回忆说:“有一天我偶然间在曹州百花园看到一朵牡丹,整朵花像玉一样,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他让花农帮忙照看,防止游客掐走,然后返回家中取相机,可以等他回来的时候,牡丹花已经盛开,不是他想要的那种感觉了。
   第二天,经过雨露夜间的滋润,牡丹花再次呈现出含羞半开的状态,桑秋华马上拍了下来。“照片很好,但总觉得缺少什么东西,大家都说青春少女像花一样,如果能将牡丹花和女孩的形象组合在一起该多好啊!”桑秋华说,后来他又设法拍摄了一名女孩的照片,然后通过暗房技术将两者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在暗房制作前,我在纸上写下每一个制作步骤,然后精心制作出来。”桑秋华回忆,后来这幅照片在2004年全国摄影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
   在桑秋华的摄影作品中,还有这样一张照片:一朵娇艳绽放的牡丹花上,站着一只通身微黄的蝴蝶。画面灵动自然,充满生机。这幅照片拍摄于2015年4月份。一天早晨桑秋华在厨房发现一只蝴蝶,非常好看,他灵机一动掐了一朵牡丹花,然后去找蝴蝶。可等他准备好牡丹花的时,却发现蝴蝶不见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自己的拍照计划。
   正在这时候,他突然发现蝴蝶正停留在他的衣袖上。第二天凌晨,他便带着这只蝴蝶赶往牡丹园,拍下了多张照片,其中一张便是我们目前看到的照片。拍完后,他便把蝴蝶放飞了。等到中午的时候,天降大雨,桑秋华担心蝴蝶淋雨,再次去花田寻找,遗憾的是没有找到。
   为了更好地宣传牡丹,桑秋华于2002年建立了菏泽首家牡丹图片数据库。打开桑秋华的牡丹数据库,里面分门别类地存放着4万余幅牡丹照片。按季节分春夏秋冬,按天气状况分晴天、雨天、雪天,按牡丹部位分花、蕾、茎、叶、根等。其分类之精细,题材之全面,令人叹为观止。多年来,桑秋华拍摄的照片被广泛利用于多种场合、多种载体中,邮票、电话卡、挂历台历、扑克、明信片等都可以看到桑秋华拍摄的牡丹。
   盛夏过后是金秋.桑秋华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季节。他的牡丹摄影作品 《荷苞牡丹》获1992年全国第四届花卉盆景艺术摄影比赛二等奖;《天香》、《金阁》、《吉祥如意》获2002年首届全国牡丹花摄影大赛银奖;《玉女》获全国摄影比赛三等奖。为了让游客了解菏泽牡丹,2004年他精选了200余幅牡丹作品无偿捐给了曹州牡丹园国花馆。中国摄影出版社2004年出版了他的摄影专著《国花神韵》,成为我巿第一部由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图书,中国摄影家协会邵华主席为书作序。
   闪光的足迹,闪光的数字,闪光的荣誉。桑秋华现为国际霍斯曼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山东省广告摄影协会常务理事、菏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并于1985年起,被收录《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中国青年摄影家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摄影家全集》。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七套《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和山东省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