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4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春天是风筝的季节

□孔金泉 定陶县实验中学
   春天一到,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心情难免雀跃起来。
   此时的风,吹面不寒,但还不失它的强劲,正是放风筝的大好时节。于是你会看到大江南北,无论城乡,只要有一片开阔的地方,都会有人“忙趁东风放纸鸢”。纸鸢者,风筝也,但给人更高远的想象,似乎是一只可以御风翱翔的鸟。而在上海,人们则把风筝称为鹞子。
   放风筝是需要技巧的,全凭手中一根细细的丝线,要根据风向、风速,收放自如。初试身手的人难免要碰壁,眼看着它摇摆着腰肢要飞走了,却又掉头折翼的飞机似的坠下来,让人扫兴。而娴熟的人,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辨别出来,严肃,自得,还冒着泡泡。在他的旁边总有一群追随者,或讨教,或只是慕名他的本事。这个时候,对于他而言,放飞的其实是他的骄傲。那高高在上的风筝上有他的一双眼睛,睥睨对手,傲视群雄。而这也恰恰是成长中的孩子的心声。于是你看,那蔚蓝的晴空,赤橙黄绿,或上或下,忽东忽西,蜂蝶鹰雀,都是风筝的天下。放风筝的人固然只是攥着一根细细的丝线,但从他的表情分明可以看出,另一个精神上的“我”也在乘风扬帆。
   中国人放风筝由来已久,古代的人似乎比今天的我们童心更炽,他们不仅白天放,夜晚也放,他们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璀璨的星子似的,称为 “神灯”。斯情斯景,想想都让人神往。还有的人,风筝上天,当线绷紧的霎那,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够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总之,风筝无论南北,俱得欢喜。究其原因,大概是风筝中包含着一颗初心,当我们抬头的瞬间,会蓦然发现生活的烟火外,还有一个看得见的远方,而你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驾驭它。这就是梦想与生活的区别,哪怕它仅仅是一时的假象,也足以唤醒我们,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