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4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今天,你为孩子接种疫苗了吗?

专家: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本报讯 (牡丹晚报记者敏静 通讯员 陈玉起)4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为“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专家表示,及时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传染疾病。
   据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长、副主任医师刘景顺介绍,预防接种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少量细菌或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目前,虽然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是100%,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大于80%。由于受种者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表现要轻很多。
   据介绍,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这是根据临床试验和多年科学实践为依据而制定的。如乙肝疫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一般情况下,儿童出生后1个月内,监护人应携带儿童出生时医院提供的《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预防接种登记卡》到其居住地预防接种单位建立儿童预防接种证。儿童每次接种疫苗时,儿童监护人须携带预防接种证,并由预防接种人员做好接种记录,以便按规定程序完成以后的预防接种,防止漏种、重种和误种。同时,儿童入托、入园、入学或出境时须查验预防接种证。
   专家介绍,每次预防接种前,儿童监护人应将儿童健康状况告知预防接种医生,若因身体不适等原因未能在当日完成接种,待儿童身体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另外,接种疫苗后,因个体不同,有极少数的儿童会发生异常反应,因此须在预防接种单位留观至少30分钟。若接种后有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一般反应,可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防止继发其他疾病。若高烧不退或伴有其他并发症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