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4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下乡扶贫,义工进村献爱心

□牡丹晚报记者 郭卫东 韩 波
  义工活动小资料
   活动时间:4月22日上午。
   活动地点:牡丹区皇镇乡后沙海村。
   服务内容:义诊、“闲物”送人、慰问贫困户等。
   参与单位及人员:菏泽交通医院、菏泽博爱医院、菏泽爱尔眼科医院、何氏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菏泽一中东校区后勤服务中心等义工团成员单位,张永强、薛卫宾、韩翠翠、冯慧芳、陈娟、郭士杰、陈进坦、何淑海等义工。
  医生来到家门口村民看病不出村
   4月22日一大早,参与活动的本报菏泽义工团义工就赶到牡丹区皇镇乡后沙海村村委会大院,不少老百姓已经等候在那里。摆放好携带的医疗设备,义工们开始忙碌起来。
   “大娘,您的血压偏高,这个季节可以适当增加锻炼,注意不间断服降压药。”为65岁的村民郭旭云测完血压,菏泽博爱医院医生郭士杰提醒她。以前从来没注意过血压问题,医生的提醒让她有些担心。她问医生:“我平时该注意些什么?”郭士杰说:“多吃些蔬菜水果,不要吃太咸的食物,增加锻炼。”
   菏泽交通医院医生陈进坦为村民沙德学检查身体后,对他说:“从血液粘稠度看,有患心脑血管病的先兆,平时一定多检查,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健康。”
   在何氏颈肩腰腿痛康复中心义诊摊位前,53岁的村民马西芹对医生说:“我颈椎疼、腰疼好几年了,怎么治疗都不见好,您给瞧瞧是咋回事?”“年龄大了,这种疼痛多是过度体力活造成的,这款膏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医生何淑海一边为马西芹按摩,一边把膏药贴在她的疼痛处,并嘱咐她“多运动,多活动,不要干重活”。
  爱心米面油送给4家贫困户
   医生忙碌地为村民体检,义工张永强、薛卫宾等带着米面油,走访慰问贫困户。
   在村民曹生华家,义工把慰问品送到他和老伴手中。他激动地说:“感谢义工团,感谢咱牡丹晚报!”曹生华今年63岁,20年前患股骨头坏死,是村中因病返贫的典型户。年前,曹生华在医院换了假肢,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没有好心人的帮助,真不知道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曹生华的老伴流着泪说。
   石桂银是村里的贫困户,三年前因为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只能在家靠人照料。看到义工来到家,他想站起来,但没能成功。“谢谢你们……还惦念着我这个困难户。”他用不太流利的言语表达着对义工的感谢。
   一个多小时,义工把米面油送给4家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大都年龄偏大,或是因病返贫,或是无儿无女,生活艰难。薛卫宾说:“义工团要定期开展慰问贫困户活动,让这些孤寡老人能够得到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让他们安度晚年。”
  百余件新衣服受到村民热捧
   义工捐了100余件新衣服,有上衣、裤子,多数适合孩子们穿,受到村民的欢迎。
   “没想到能领这么一件好衣服,不知道孙子穿上合身吗?”68岁的沙德学为孙子挑了一件深蓝色牛仔裤,一边拿着一边给老伴打电话,“回家让他试试。”
   “希望这个栏目能经常下乡,把城里人用不到的衣物送到我们农村。”村民马爱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