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5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茶韵飘香,美玉柔光

——本报老年俱乐部会员参加茶文化节侧记
茶韵飘悠香,美玉泛柔光。5月13日开幕的第二届紫砂艺术博览会暨茶文化节,不仅让闻讯而来的市民大开眼界,也开启了本报老年俱乐部会员的品茶鉴宝之旅。茶文化、紫砂艺术、红木家具、书画展,种种活动为老年人献上了一场文化大餐,让到场的二十余位会员大饱眼福。
  茶韵飘香,美玉柔光
  ——本报老年俱乐部会员参加茶文化节侧记
  □牡丹晚报记者 武 霈
  品茶鉴宝老人们“长了见识”
   由于本报连续多日刊登通知,邀请老年俱乐部会员参加本届茶文化节及三大博览会,许多会员都充满了期待。当日上午,博览会还未开幕,部分老人已经赶到现场,在各个展位前开始了品茶鉴宝之旅。
   63岁的李保安是老年俱乐部的会员,接到邀请通知后,他和老伴冯卫红率先赶到了现场,作为一名品茶爱好者,李保安首先走进了茶叶展区。“平日里家里的孩子给准备了不少茶叶,今天前来参加并不是奔着消费的目的,主要是来开眼界,长见识,毕竟能罗列上百种菜叶的博览会并不常见。”李保安说。与李保安相似,73岁的李志莲也是前来品茶鉴宝的,在红木展区内,看到一座雕刻精美的根雕,她忍不住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李志莲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去年首届博览会举办的时候,她便受邀前来参展,对一款名为“百年沧桑”的根雕艺术品十分喜爱,但是对方只愿意提供展览不愿出售,让李志莲十分遗憾,为此,她还特意作了一首诗。
   “听说今年又要举办博览会,我十分兴奋,希望能在展会上多看些根雕艺术品。果不其然,今天又是大饱眼福、受益匪浅。”李志莲说。
  参展询问老人提“金玉良言”
   在参加活动的二十余位老年俱乐部会员中,有不少是茶叶、红木家具和古玩字画的行家,在展会的各个展区内,总能看到他们认真询问的身影,无论是对字画的推敲还是对玉石的质地,老人们都很感兴趣。
   77岁的王秦岭对玉石、珠宝等工艺品颇有见地,在与参展商交谈中他侃侃而谈,从玉石的生产地到质地的特性都能一一列举,让一些参展商刮目相看。对于本届展会的举办,王秦岭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为了能让更多的市民懂得玉石,我建议参展商做一个简单的标牌,把玉石的来源、产地、功能和特性一一标注,毕竟并不是每一位参会者都能明白,这样也能促进博览会的成交进度。”王秦岭说,“不仅如此,在展会上,绝大多数红木家具价格相对昂贵,如果不是有很大的需求,很难有人会在参展后直接购买,我建议,红木展区在价格的设定上多多考虑菏泽的消费水平,昂贵的价格只会让参展商徒劳无功,浪费在物力人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