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用自己的努力,让未来更美好”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高考之后能够收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无疑是最欣慰的事。然而,对郓城县张鲁集乡汤庄行政村的小双(化名)来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后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学费还没有着落。8月10日,牡丹晚报记者赶到郓城,走近这位懂事又心怀梦想的女孩。
   家庭一月药费支出近千元
   牡丹晚报记者见到小双时,她正在家中喂羊。今年18岁的小双,高中就读于郓城县第一中学,今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被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录取。
   小双的母亲因交通事故导致一只手臂失去干重活的能力,一家四口的生活只靠父亲一人在工地打工的微薄收入来维持。“父亲有时出去打工一去就是半年多,我和妈妈都很担心他。”小双说。“家里老人需要看病,我身体还不好得一直吃药,一个月光药费就得支出1000元钱,加上两个孩子上学的花费,都要靠孩她爸爸。”小双的母亲赵桂芹告诉牡丹晚报记者,由于长期干重活,小双的爸爸已经落下了不少病根。
   她是家长眼中懂事的孩子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懂事”是小双家人对她评价最多的词语。“她在家一直很懂事,她知道家里情况不好,除了一些必备的生活支出外,从来不乱花一分钱。”赵桂芹说。
   小双告诉牡丹晚报记者:“我填报的大学离家都不远,基本上都是在省内,因为如果大学离家远了,回家一趟很不容易,离家近了还能节约路费。”小双说,她报考的专业都与生物技术有关,一是因为对这门学科情有独钟,二是为了以后就业方便。
  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未来
   结束了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多数考生对自己将要迎来的自由自在的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在小双眼里,大学生活更是别样的美好。
   “家里都是靠爸爸的收入,我知道爸爸很辛苦。为减轻爸爸的压力,我在大学生活中不会攀比。”小双告诉牡丹晚报记者,她想在上大学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去打工,尽量减轻家庭的负担。
   小双说:“我觉着贫困是一种锻炼,我的家庭不比别人差什么。爸妈的坚强、勤劳给了我很大鼓励,我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未来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