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奥运会上的企业“合同工”

在办公室里,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英雄,他们只是一个“小人物”。□悠 园(日本茨城家庭主妇)
   不久前的一天,丈夫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下班就早早回家,而是跑到棒球场当了一次啦啦队!晚上当我打开门,眼前看到的他脸上带着孩子般的笑容,我甚至能感受到他浑身上下依旧“热血沸腾”!
   原来,在丈夫就职的公司里,有若干个运动俱乐部。那天让丈夫如此兴奋的赛事,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棒球部,在日本全国城市对抗赛上表现出众,拿到今年的亚军!丈夫和同事们一起身穿统一的橘红色背心,为场上健儿呐喊助威,着实过了一把棒球瘾!
   如果说城市对抗赛算不了什么,那么你可知道,大多数参加奥运会的日本选手也来自各大企业呢。
   在日本,如果成年以后还想成为参加国际赛事的运动员,要么成为专项职业选手,比如职业棒球或足球队队员,在国际联赛时作为国家队一员参赛。要么成为隶属于某个大公司的“合同选手”。
   合同选手和普通员工一样,会有“普通”的工作;但又和普通员工不同,他们有练习时间以及外出参赛的机会。
   借助知名运动员来增大自家品牌的影响力,固然对企业非常重要,但是“运动部门”也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文化。每当遇到有大型国际赛事,擅长煽情的日本媒体都会竞相播放人气运动员的相关节目。
   通过这些节目,你不仅能看到他们作为精英选手刻苦训练的场景,同时也有他们更贴近普通人的一个侧面。在办公室里,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英雄,他们只是一个“小人物”,努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基本工资也不会比其他员工赚得更多,当然,参赛时的补贴和奖金是额外的收入。
   对于我个人来说,最让我感动的则是那些残奥会选手。
   他们和健全选手一样,属于企业的合同选手。病痛或事故让他们失去了部分体能,然而他们并没有被世界遗忘。这些企业提供了第二次机会给他们,除了自食其力的满足感,更有达成伟业的成就感。其意义之重大,想必更甚于健全人。
   自从开幕以来,关于奥运会的报道自然是24小时接连不断。除了获奖信息之外,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八卦点评。
   媒体详细描述着那些小鲜肉选手的工作生活,再附上几张工作照,简直是看呆了全民!要知道,选手们的所属企业也会因“工作制服让帅哥更帅”等奇葩理由受到重视,为了心爱的选手大买特买的粉丝只多不少。一场奥运会,不仅传播着体育精神之颂歌,也让企业与选手完成了共生共存双赢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