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1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朋友圈不是呼啦圈
□冯 强
午睡醒来,朋友圈里未读的微信近百条,其中一条是责问的:你怎么不吭声?
那天是疏忽,但在朋友圈中,时常选择不吭声倒也是事实。除精力有限外,我对吃不准、不懂行的束之高阁,对过于热闹的也懒得凑合。不吭声,作壁上观,也是因为信息实在太多。
朋友圈意在圈朋友,而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细化,除工作圈外,仅我涉及的就有书友、文友、歌友、摄友、旅友等等,他们各自成圈,有的人数已超150人。都要吭声,或许只有等“正式”退休了。目前虽是选择性吭声,但每天早中晚至少各扫描朋友圈一两次,唯恐遗漏了朋友们的嘱托或重要信息,这也算养成了习惯。
两年前,怀疑“不用微信会失去一半朋友”;一年前,怀疑“不进朋友圈会失去共同话语”。这些疑惑,转眼都成了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而然地减少了电话,与瞬息万变的朋友圈圈在了一起。然而,既要进入朋友圈,又懒得吭声,那就得学会化解矛盾。依我—孔之见,虽然朋友圈的形势发展极快,但发微信还是有些规律的。每天上班前、晚饭后,朋友圈微信的频率最高;午饭前后其次;晚上10时后,进入休眠期,但这时进来的信息都会有点分量。按这样的规律做功课,参与率提高了,精力也节约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随着参与率的提高和朋友圈的增长、细分,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正被改变。很多原来失联的同学、朋友、同事,好像一夜间都回到了身边;许多无法复原的往事,在圈内被反复提起;一些早已灰飞烟灭的故事,似乎都在复活。比如,原来张同学暗恋李同学,一直没机会表白,足足憋了三十多年,这次朋友圈约饭,抓住了机遇,终于一吐为快。朋友圈内开“研讨会”是预热,随后发起人提议聚餐是渐入佳境,约饭则是进入高潮。紧接着晒照片、说感想等等是释放余热。如此一来二往,极致是一起集体旅游。这似乎正在成为所有朋友圈的交往模式,我想说的是,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段,属于哪个阶层,都将陷入这一朋友圈模式。如此发展,我们的认知和传统的交往习惯,已开始蜕变,即便不吭声,也无法摆脱这个漩涡。
朋友圈不是呼啦圈,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虽然我们已练得满头大汗,在体会它带来的变化和快感,但我们仍不得不在吭声与不吭声中作出选择。
午睡醒来,朋友圈里未读的微信近百条,其中一条是责问的:你怎么不吭声?
那天是疏忽,但在朋友圈中,时常选择不吭声倒也是事实。除精力有限外,我对吃不准、不懂行的束之高阁,对过于热闹的也懒得凑合。不吭声,作壁上观,也是因为信息实在太多。
朋友圈意在圈朋友,而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细化,除工作圈外,仅我涉及的就有书友、文友、歌友、摄友、旅友等等,他们各自成圈,有的人数已超150人。都要吭声,或许只有等“正式”退休了。目前虽是选择性吭声,但每天早中晚至少各扫描朋友圈一两次,唯恐遗漏了朋友们的嘱托或重要信息,这也算养成了习惯。
两年前,怀疑“不用微信会失去一半朋友”;一年前,怀疑“不进朋友圈会失去共同话语”。这些疑惑,转眼都成了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自然而然地减少了电话,与瞬息万变的朋友圈圈在了一起。然而,既要进入朋友圈,又懒得吭声,那就得学会化解矛盾。依我—孔之见,虽然朋友圈的形势发展极快,但发微信还是有些规律的。每天上班前、晚饭后,朋友圈微信的频率最高;午饭前后其次;晚上10时后,进入休眠期,但这时进来的信息都会有点分量。按这样的规律做功课,参与率提高了,精力也节约了不少。
有意思的是,随着参与率的提高和朋友圈的增长、细分,许多习以为常的生活状态正被改变。很多原来失联的同学、朋友、同事,好像一夜间都回到了身边;许多无法复原的往事,在圈内被反复提起;一些早已灰飞烟灭的故事,似乎都在复活。比如,原来张同学暗恋李同学,一直没机会表白,足足憋了三十多年,这次朋友圈约饭,抓住了机遇,终于一吐为快。朋友圈内开“研讨会”是预热,随后发起人提议聚餐是渐入佳境,约饭则是进入高潮。紧接着晒照片、说感想等等是释放余热。如此一来二往,极致是一起集体旅游。这似乎正在成为所有朋友圈的交往模式,我想说的是,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段,属于哪个阶层,都将陷入这一朋友圈模式。如此发展,我们的认知和传统的交往习惯,已开始蜕变,即便不吭声,也无法摆脱这个漩涡。
朋友圈不是呼啦圈,想什么时候练就什么时候练。虽然我们已练得满头大汗,在体会它带来的变化和快感,但我们仍不得不在吭声与不吭声中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