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8月2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郓城残疾小伙身残志坚

他七年为村民免费修家电两万余件

□通讯员 李 英 牡丹晚报记者 长天
   一个院落,一箱工具,专注于维修,往往一坐就是一天。7年来,靠着“义务维修,换零件才收费”的理念,他为村民义务维修的家电、玩具不计其数——郓城县文汇社区26岁小伙刘建举凭借乐于助人,成为村里“正能量”的践行者,助人为乐的“活雷锋”。
  童年不幸,他对维修产生了兴趣
   刘建举是一位
   不幸的孩子。在他
   刚出生未满月时,因高烧不退,落下了婴儿麻痹后遗症。双腿肌肉萎缩,不能站立行走,左手伸展不开,不能握物,做什么只能靠右手。床、小座椅几乎盛载了他全部的童年。不甘寂寞的小建举从小爱摆弄东西,家里没有条件买玩具,他就一遍遍拆卸爸爸从外面拣的废弃打火机,最后组装成能用的打火机。在他儿时的记忆中,他不知组装过多少个打火机,拆装过多少个手电筒。
   在刘建举12岁那年,妈妈怕他寂寞,专门给他买了台收音机,本来是想着让他听故事,学点有用的东西。可这台收音机没听几天,由于好奇,刘建举就把它拆了个七零八落。“我当时只是想知道收音机是怎么组成的。”刘建举说。拆完之后,他仔细观察机芯电路零件并牢记在心,并利用爸爸给他买来的修理工具,一个一个把它们焊接起来。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收音机重新响了起来。“从那开始,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我喜欢维修,能够维修,也许,这是命运对我的另一个宠爱吧。”刘建举说。
   从此,刘建举对电器愈发产生了兴趣,他让爸妈不断到维修店、废品收购站找来一些破收音机,一个个拆开又一个个组装,直到把它弄响。爸妈也为他找到了精神寄托而高兴。哪个邻居家的收音机、录音机坏了,妈妈都拿来让他修理。
  屡败屡战,他成为有名的维修师
   “没文化不认
   字,我做维修比别
   人付出更多。”刘
   建举说。由于身体
   不能直立行走,刘建举只上过半年幼儿园,当时根本没学认字。
   有一天,家里的电视机坏了,拆开电视,看看电路板上密密麻麻的电子元件和弯弯曲曲的线路板,再看看每个元件上的字母文字,刘建举蒙了。最后,他只能比葫芦画葫芦地写下来,记在心里,再去找来同样的原件更换、实验,记不清失败多少次,最后用了整整两天两夜才修好。
   “现在电视上的字幕我认识的差不多了,常用字基本上都学会了。”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刘建举只能通过电视来学习,“听读音,并把它一个个记下来,识别。”这成为他学习的主要方式,现在他能用自学来的文化去阅读电器说明书,从手机视频上学习维修知识。刘建举边玩边学,2009年开始,找他维修的村民越来越多,差不多每天都维修大小电器一二十件,至今,已经为村民义务维修20000多件电器。
   “在我的眼里没有失败这俩字,失败的次数多了,必然会换来成功。”刘建举这样总结多年的维修经验。十几年来,他掌握了一般电器的所有维修技术。除了维修电器,还和他人合作创作了汽车用充电器,并送给厂方生产运用。
   弟弟刘建旭比建举小两岁,受刘建举影响,弟弟大学选择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去年冬天,刘建旭所在的大学成立了一个研发团队,制造了一台智能洗车机,老是烧线路,烧元件。无奈之下,刘建旭给哥哥打电话 “求救”。“没想到哥哥几句话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后来我们学院的老师到我家来了三趟,想请哥哥去做参加电器研修团队,都被哥哥拒绝了。哥哥就是个一心为别人服务,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刘建旭表示。
  口耳相传,他是身边“活雷锋”
   “我家离这里十来里地,听别人说他免费维修,从不欺瞒客户,这样的年轻人实在太少了。”郑树青拿着3部坏掉的手机慕名前来维修。“24小时营业,经济实惠,别人不会修的他会修,别人不愿意修的他也给修,一传十,十传百,我们十里八村的都知道他。”家住郓城县一小区的陈庆存对刘建举赞不绝口。他清楚地记得,一个月前,家里的洗衣机坏了,他用电动三轮车拉着洗衣机围着县城转了一圈,没人会修。最后,他找到了刘建举。“我找他修了三样,洗衣机、电风扇、热水壶,没想到他一上午的时间全部修好,洗衣机换了个零件,只花了30块钱,实在是太实惠了。”
   “看着一个个废弃甚至别人认为没有修理价值的电器在我的手里变成有用的东西,我非常开心,觉得自己活得特别有意义,我非常喜欢这样的状态。”刘建举说。刘建举维修的东西五花八门,小到孩子们的玩具,手电筒,大到洗衣机、电动车,每天来找他维修的人络绎不绝。
   “去年有个人拿着9个电热壶来维修,建举一上午就修好了7个,把人家给高兴的到处夸。”74岁的奶奶是刘建举最得力的“助手”,遇到确实需要换零件的,奶奶就用三轮车带着他去买。“我们不图钱,只要建举高兴就行了。”奶奶朴实地说。
   也经常有人疑惑,问刘建举为什么不收取费用?刘建举说:“我学习维修时,乡亲们拿来电器让我修理是让我学技术。现在他们让我维修,我不收费,我是在感恩回报他们。”也有的村民见他身体残疾,硬塞给他维修费,他都会让奶奶追到大门外还给人家。
   “帮助别人让我有一种成就感,这比金钱更重要。”刘建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