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09月1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最大理想是做一个好兵
本报记者 韩 波
在军训场上,有这么一个角色,虽然没有承担着具体的军训任务,却是最忙碌的一个人。无论哪个连队在训练方面出现问题,他都得第一时间赶到。在菏泽学院2016级新生军训过程中,李伟钢就担负着这样的责任,协调监督整个军训过程,时不时还会顶上去。今年28岁的李伟钢2006年12月成为一名新兵,从部队里的上士到班长再到代理排长,10年间,他参加了无数次训练比武,曾荣立过三等功。这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承担军训任务。在李伟钢的心目中,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做一个好兵。
10年回家7次,6分钟电话母亲泣不成声
“从小对军人就特别崇拜,那时候总盼着有一天我也能加入到部队!”9月9日,李伟钢回忆小时候的自己,露出满脸的笑容。刚进部队时还是在新兵连,站军姿、跑步5公里……都是每天训练的必修课,当初没想过有这些功课的李伟钢,顿时想打退堂鼓,甚至冒出了请病假回家的念头。“想当一个好兵就不能说放弃,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过来了。”李伟钢说。
17岁的少年正值叛逆期,李伟钢也不例外。在家的时候,母亲对他管教严格,在离家去部队时就想着终于不在家了,觉得特别开心。然而,在入伍的一个半月后,他给家里拨打了第一个电话,短短六分钟的通话,母亲在电话的那头泣不成声。“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含义。”李伟钢说。后来,通过与家里写信、打电话总算明白了母亲对自己是有多么的牵挂。当兵的十年间,李伟钢回家的次数总共有7次,只是在第四年的春节,才回家陪家人过了一次年。“我也想家,但是部队有任务,我不能离开岗位。”李伟钢对记者说道。
挺身救灾一线,海中站10天与水草“战斗”
2008年8月,青岛海滨遭受到水草严重污染,导致即将在青岛进行的奥运会帆船运动项目无法正常进行。“接到命令后,我们连队马上出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李伟钢说。一直想去青岛看海的他,第一次站在了海边,然而看到的却不是美丽的大海,放眼望去,水中长满了水草,黑乎乎一片,散发着浓厚的腥臭味。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伟钢跟他的战友在海里站了十天。每天的工作都是去海边捞水草,中午有20分钟左右的吃饭时间,休息一会儿后继续从下午的1点多工作到傍晚。
在除水草的过程中,一天下午两三点钟,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伴随着降雨量的加大,水位随之上涨,为防止被水冲走,李伟钢同他的战友们手拉手筑起了一道“人墙”。天空电闪雷鸣,由于当时所在的区域很重要,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继续着手中的工作。李伟钢说:“我心里也害怕,但是我是一名军人,我必须做好我该完成的任务。”
一心想着战友,赢得大家尊重
“人一定要记住本分,不要因为走得太高而忘记了起点。”老班长耿海峰说的这句话令李伟钢铭记于心。
2007年的12月,接到军事演习通知的李伟钢跟战友们凌晨3点起床,向目的地济南普集出发,当天中午到达并将车辆开进了规定的地域内。当晚,李伟钢与战友一起挤在用木头、树枝搭建的“床铺”上,凑合着睡了一晚,原地待命。战斗在次日凌晨4点打响。普集的冬天格外冷,一到晚上,大家都又冷又饿。一次,李伟钢跟战友四个人都渴得不行,但是水壶里只剩半壶水了,四个人推过来让过去,谁也不肯喝。李伟钢抱起水壶假装喝水,骗大家自己已经喝过了,战友们这才纷纷抱起水壶喝光了最后的半壶水。不仅仅是饮食方面苦,在那里连洗碗的水都没有,只能用石头敲开水洼上的冰块,待水沉淀后再舀出水来使用。在普集的43天里,李伟钢尽心尽力地帮助身边的战友,赢得大家的尊重。
在大多数人心里,李伟钢是一个实打实的好班长。“班长很严厉,在他眼里生活和训练是分开的,做事雷厉风行,多余的一个动作也不可以。生活中的班长很体贴,我们训练回去得晚,他经常倒好水等着我们。晚上睡觉时,怕我们受凉,半夜里起来给我们关风扇。”十六连的马教官告诉记者。
在军训场上,有这么一个角色,虽然没有承担着具体的军训任务,却是最忙碌的一个人。无论哪个连队在训练方面出现问题,他都得第一时间赶到。在菏泽学院2016级新生军训过程中,李伟钢就担负着这样的责任,协调监督整个军训过程,时不时还会顶上去。今年28岁的李伟钢2006年12月成为一名新兵,从部队里的上士到班长再到代理排长,10年间,他参加了无数次训练比武,曾荣立过三等功。这次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承担军训任务。在李伟钢的心目中,最大的理想莫过于做一个好兵。
10年回家7次,6分钟电话母亲泣不成声
“从小对军人就特别崇拜,那时候总盼着有一天我也能加入到部队!”9月9日,李伟钢回忆小时候的自己,露出满脸的笑容。刚进部队时还是在新兵连,站军姿、跑步5公里……都是每天训练的必修课,当初没想过有这些功课的李伟钢,顿时想打退堂鼓,甚至冒出了请病假回家的念头。“想当一个好兵就不能说放弃,最后还是咬咬牙坚持过来了。”李伟钢说。
17岁的少年正值叛逆期,李伟钢也不例外。在家的时候,母亲对他管教严格,在离家去部队时就想着终于不在家了,觉得特别开心。然而,在入伍的一个半月后,他给家里拨打了第一个电话,短短六分钟的通话,母亲在电话的那头泣不成声。“那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含义。”李伟钢说。后来,通过与家里写信、打电话总算明白了母亲对自己是有多么的牵挂。当兵的十年间,李伟钢回家的次数总共有7次,只是在第四年的春节,才回家陪家人过了一次年。“我也想家,但是部队有任务,我不能离开岗位。”李伟钢对记者说道。
挺身救灾一线,海中站10天与水草“战斗”
2008年8月,青岛海滨遭受到水草严重污染,导致即将在青岛进行的奥运会帆船运动项目无法正常进行。“接到命令后,我们连队马上出动,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李伟钢说。一直想去青岛看海的他,第一次站在了海边,然而看到的却不是美丽的大海,放眼望去,水中长满了水草,黑乎乎一片,散发着浓厚的腥臭味。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伟钢跟他的战友在海里站了十天。每天的工作都是去海边捞水草,中午有20分钟左右的吃饭时间,休息一会儿后继续从下午的1点多工作到傍晚。
在除水草的过程中,一天下午两三点钟,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伴随着降雨量的加大,水位随之上涨,为防止被水冲走,李伟钢同他的战友们手拉手筑起了一道“人墙”。天空电闪雷鸣,由于当时所在的区域很重要,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他们依然继续着手中的工作。李伟钢说:“我心里也害怕,但是我是一名军人,我必须做好我该完成的任务。”
一心想着战友,赢得大家尊重
“人一定要记住本分,不要因为走得太高而忘记了起点。”老班长耿海峰说的这句话令李伟钢铭记于心。
2007年的12月,接到军事演习通知的李伟钢跟战友们凌晨3点起床,向目的地济南普集出发,当天中午到达并将车辆开进了规定的地域内。当晚,李伟钢与战友一起挤在用木头、树枝搭建的“床铺”上,凑合着睡了一晚,原地待命。战斗在次日凌晨4点打响。普集的冬天格外冷,一到晚上,大家都又冷又饿。一次,李伟钢跟战友四个人都渴得不行,但是水壶里只剩半壶水了,四个人推过来让过去,谁也不肯喝。李伟钢抱起水壶假装喝水,骗大家自己已经喝过了,战友们这才纷纷抱起水壶喝光了最后的半壶水。不仅仅是饮食方面苦,在那里连洗碗的水都没有,只能用石头敲开水洼上的冰块,待水沉淀后再舀出水来使用。在普集的43天里,李伟钢尽心尽力地帮助身边的战友,赢得大家的尊重。
在大多数人心里,李伟钢是一个实打实的好班长。“班长很严厉,在他眼里生活和训练是分开的,做事雷厉风行,多余的一个动作也不可以。生活中的班长很体贴,我们训练回去得晚,他经常倒好水等着我们。晚上睡觉时,怕我们受凉,半夜里起来给我们关风扇。”十六连的马教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