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11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北风低温“叫醒”大棚蔬菜
农业专家支招降温防病害
□牡丹晚报记者 孟 欣
受日前今冬首场降雪及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影响,我市部分蔬菜价格尤其是叶菜开始出现小幅上涨。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叶菜的销售正处于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的交替期。随着降雪和天气的转冷,露地蔬菜开始减少。到11月底,露地菜结束上市,大棚蔬菜将会唱响市场主角,如若采光充足产量增加,菜价或将出现 “松动”。
露地蔬菜渐渐下市,大棚蔬菜迎寒而上
11月25日10时许,牡丹晚报记者来到牡丹区沙土镇赵庄村的大棚蔬菜基地,看到连绵成片的蔬菜大棚呈现出一派热闹、丰收、喜悦的景象,几个菜商正围住路口收购菜农从大棚里采摘来的西红柿。菜贩柳海生告诉记者:“从这儿直接收购,菜的价格便宜,关键是蔬菜的保鲜度非常受市民欢迎。”
“我家的大棚占地一亩多,去年9月份移栽的西红柿苗,前些天西红柿刚采摘完,这不,豆角又长起来了。”赵庄村村民赵卫星有着多年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蔬菜行情好,前些天西红柿批发价每斤在2.5元左右,零售价在2.9元左右,每亩大棚可产2万斤,收入达5万元,管理一般的也在3万元以上。大棚里还有两茬豆角,按每茬每亩产量5000斤计算,现在的批发价格在3.5元/斤左右,第二茬的价格肯定便宜些,按2元/斤计算,两茬豆角也能收入2万元,一年三种三收,毛收入要在六七万元以上,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而距离蔬菜大棚不远的露天菜地则呈现出一番萧条的景象。记者看到,田地里的冰碴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甘蓝、白菜、大葱、菠菜等耐寒性较好的蔬菜都显得有点蔫了,仅从卖相上也比不过大棚蔬菜,趁低温还没有将蔬菜冻伤,这几天我们加紧采收,卖了省心。”正在菜地里挖葱的赵庄村村民刘海生告诉记者,“露天种植的叶菜受霜冻和降雪影响很大,会有一部分被冻坏造成减产,而目前我市周边种植的大棚蔬菜非常多,且大多数叶菜都能种。从11月开始,大棚叶菜开始供应,一般情况下蔬菜价格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此番蔬菜价格上涨,主要与降雪引起的降温有关。”
赵卫星表示,目前市场叶菜的销售正处于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的交替期。随着日前降雪和天气的转冷,露地蔬菜开始减少。到11月底,露地菜结束上市,大棚蔬菜将会唱 “主角”,如若采光充足产量增加,菜价或将出现“松动”。
当日14时许,记者在市中和路的南集蔬菜批发市场看到,油白菜、生菜、油麦菜、菠菜、娃娃菜、韭菜等十多个叶菜品种供应充足,并未受降雪影响。据蔬菜批发户们介绍,市场里近一半的韭菜、菠菜由本地露天菜地供应。“目前叶菜价格和去年相比差不多。如果天气情况不出现太大的反常,我估计今年整体菜价和去年比,不会有大的变化。”蔬菜批发户刘金生说,本次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来自批发源头,有触底反弹的意味,蔬菜价格从批发环节就开始上涨,零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降温防病害,农艺专家支招
日前的一场降雪,开启了我市的“低温”模式,也给正在生长的大棚蔬菜带来不小的挑战。那么,随着气温的不断走低,菜农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许向阳提醒菜农,在这种天气情况下,蔬菜较往常更容易得病,因此应趁降雪过后,阳光充足的时候,抓紧为蔬菜上杀菌药。
“一般甘蓝、菠菜、蒜苗等耐寒性蔬菜,地上部分可长期忍耐-1到-2℃低温,短期可忍耐-3到-5℃。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芹菜和莴苣等半耐寒性蔬菜,地上部分可忍耐短期-1到-2℃的低温。”许向阳介绍,“西红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利用晴天加强管理,使棚内温度升上来,容易早红早上市。”
此外,为防止各类病虫害发生,许向阳表示,低温天气时,大棚内要控制浇水次数,尽量少浇水;如果需要喷药,不要使用大棚喷雾,而要采用喷粉,或者烟雾剂来降低棚内的湿度。
受日前今冬首场降雪及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影响,我市部分蔬菜价格尤其是叶菜开始出现小幅上涨。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叶菜的销售正处于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的交替期。随着降雪和天气的转冷,露地蔬菜开始减少。到11月底,露地菜结束上市,大棚蔬菜将会唱响市场主角,如若采光充足产量增加,菜价或将出现 “松动”。
露地蔬菜渐渐下市,大棚蔬菜迎寒而上
11月25日10时许,牡丹晚报记者来到牡丹区沙土镇赵庄村的大棚蔬菜基地,看到连绵成片的蔬菜大棚呈现出一派热闹、丰收、喜悦的景象,几个菜商正围住路口收购菜农从大棚里采摘来的西红柿。菜贩柳海生告诉记者:“从这儿直接收购,菜的价格便宜,关键是蔬菜的保鲜度非常受市民欢迎。”
“我家的大棚占地一亩多,去年9月份移栽的西红柿苗,前些天西红柿刚采摘完,这不,豆角又长起来了。”赵庄村村民赵卫星有着多年的大棚蔬菜种植经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蔬菜行情好,前些天西红柿批发价每斤在2.5元左右,零售价在2.9元左右,每亩大棚可产2万斤,收入达5万元,管理一般的也在3万元以上。大棚里还有两茬豆角,按每茬每亩产量5000斤计算,现在的批发价格在3.5元/斤左右,第二茬的价格肯定便宜些,按2元/斤计算,两茬豆角也能收入2万元,一年三种三收,毛收入要在六七万元以上,这可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而距离蔬菜大棚不远的露天菜地则呈现出一番萧条的景象。记者看到,田地里的冰碴积雪还未完全融化。“甘蓝、白菜、大葱、菠菜等耐寒性较好的蔬菜都显得有点蔫了,仅从卖相上也比不过大棚蔬菜,趁低温还没有将蔬菜冻伤,这几天我们加紧采收,卖了省心。”正在菜地里挖葱的赵庄村村民刘海生告诉记者,“露天种植的叶菜受霜冻和降雪影响很大,会有一部分被冻坏造成减产,而目前我市周边种植的大棚蔬菜非常多,且大多数叶菜都能种。从11月开始,大棚叶菜开始供应,一般情况下蔬菜价格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此番蔬菜价格上涨,主要与降雪引起的降温有关。”
赵卫星表示,目前市场叶菜的销售正处于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的交替期。随着日前降雪和天气的转冷,露地蔬菜开始减少。到11月底,露地菜结束上市,大棚蔬菜将会唱 “主角”,如若采光充足产量增加,菜价或将出现“松动”。
当日14时许,记者在市中和路的南集蔬菜批发市场看到,油白菜、生菜、油麦菜、菠菜、娃娃菜、韭菜等十多个叶菜品种供应充足,并未受降雪影响。据蔬菜批发户们介绍,市场里近一半的韭菜、菠菜由本地露天菜地供应。“目前叶菜价格和去年相比差不多。如果天气情况不出现太大的反常,我估计今年整体菜价和去年比,不会有大的变化。”蔬菜批发户刘金生说,本次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来自批发源头,有触底反弹的意味,蔬菜价格从批发环节就开始上涨,零售价自然也水涨船高。
降温防病害,农艺专家支招
日前的一场降雪,开启了我市的“低温”模式,也给正在生长的大棚蔬菜带来不小的挑战。那么,随着气温的不断走低,菜农该如何正确应对呢?
市农业局经济作物站站长许向阳提醒菜农,在这种天气情况下,蔬菜较往常更容易得病,因此应趁降雪过后,阳光充足的时候,抓紧为蔬菜上杀菌药。
“一般甘蓝、菠菜、蒜苗等耐寒性蔬菜,地上部分可长期忍耐-1到-2℃低温,短期可忍耐-3到-5℃。大白菜、萝卜、胡萝卜、芹菜和莴苣等半耐寒性蔬菜,地上部分可忍耐短期-1到-2℃的低温。”许向阳介绍,“西红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利用晴天加强管理,使棚内温度升上来,容易早红早上市。”
此外,为防止各类病虫害发生,许向阳表示,低温天气时,大棚内要控制浇水次数,尽量少浇水;如果需要喷药,不要使用大棚喷雾,而要采用喷粉,或者烟雾剂来降低棚内的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