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11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2]
曾国藩:
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毕
清朝后期的名人,尤其是名臣,要说读书多的,曾国藩绝对算一个。一则他本身的经历有说服力,能在残酷的科举考试中考上进士,读书不会少到哪里去;二则他在学问上有所树立,尤其是将桐城派文章发扬光大,自立湘乡派,也算一代文学大家。再说他的家书,也成为倡导读书的典范,要说曾国藩没读书,怎么都说不过去。
然而,老曾却在家书中,感叹自己读书不多,希望后辈吸取他的教训,这是怎么回事?
惊人之语:
北宋名相寇准不学无术?
在说曾国藩读书之前,先说说北宋的名相寇准。看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寇准,他是一代名臣、贤臣,有担当,能任大事,在国家危难关头能挺身而出,化解危机,催促宋真宗上前线,亲自指挥抵御契丹的战役,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杰出。至于要说读书,寇准也不会差,他十九岁就中进士,当时有大臣都嫌他太年轻,劝他把头发染白一点。十九岁能考中进士的,读书那肯定是顶呱呱的学霸。
然而,却有人批评寇准“不学无术”。此人叫张咏,如今名气远不如寇准,但在当时却是北宋栋梁,他长期镇守四川,治理有方,深得民心,而且还颇有建树,例如发明纸钞交子。在北宋,他算得上德高望重。这位张大人,却对寇准评价不高,听说寇准封相的时候,他不冷不热地一句,说寇准是个奇才,可惜 “学术不足”。这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传到寇准耳朵里。
后来寇准遇到张咏,很谦虚地向他讨教:张老,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
张咏不好直说,但又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就说,小寇,你去读一读《汉书》里的《霍光传》。等张咏一走,小寇马上去翻《霍光传》,翻来翻去,翻到这么一句话:“不学无术”,冰雪聪明的寇准马上明白了,有点不高兴地说:老张是说我不学无术啊。
张咏为什么说寇准不学无术?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解释,可能是说寇准刚直有余,不会容人。再深究下去,就是说寇准没有从典籍里吸取做人的智慧,还嫩着点。那么,可以由此推测,寇准的不学无术,是指他虽然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但并不等于他在学术上能有所建树,也就是说没有搞好继续教育,在学问上深钻,导致有些地方不能圆熟通透,尤其是度量还有不足之处。
其实,古人读书,也分为应试教育和学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了眼前功名,学识教育为了长久发展。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就不难理解寇准读到《霍光传》时为何独独看到了 “不学无术”这句话,更何况他身为大宋栋梁,国事繁忙,读书更是奢侈之事。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方面是为《论语》打个广告;另外也说明他忙到实在没有时间读书。由此及彼,也不难理解曾国藩为什么痛恨自己读书不多了,他也有跟寇准一样的感受,一样的痛处。这种痛处,只有爱好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沉重之语:
死前一年叹息读书不多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信心满满,列了一大堆必读书目,也立下远大的读书志向,希望自己在学识上和学问上都有建树。这说明他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凡是好读书、好求知的人都对自己有要求。他在京城为官十年,也是读书十年。然后碰上天下大变,于是放下书本去办团练,接着又是洋务运动,基本上就是在历史潮流的漩涡里转来转去,身不由己,顺流也好,逆流也好,读书已经不再是主流。
当然,有心读书的曾国藩还是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的,例如每天坚持读一卷 《资治通鉴》,雷打不动,风刮不断,哪怕是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也要骑着战马吟咏古人诗词。因此,在曾国藩的日记里,总会看到类似今天读《诗经》几页,《尚书》几章的记载,说明他还是忙里偷闲,用心于学习。
饶是如此用功,曾国藩还是感到读书时间太少,耽误了做学术、长学问的正事,这从他晚年给儿子的书信就看得出来。同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87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负责审理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这一年的曾国藩已经六十岁了,如同是风中残烛,倒还是挂念着读书的事情。该年的农历九月十二日,他在徐州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身体还好,感冒也痊愈了,早些时候脚肿的情况也没出现,于是晚上给儿子曾纪泽写信,聊到了读书的事。从这封书信当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如何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的。
“惟目光似更昏蒙,或似船桥中看书稍多之故”,曾国藩说自己视力更加糟糕,目光模糊,这在他起身前往南京的时候,就对慈禧说过,说自己的左眼只有一线之明,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在摇晃的船只上看书过多的原故,看来清朝的人还是有科学用眼的常识,知道不能在摇动的船上看书。
为什么在坐船的时候还要抓紧时间看书呢?这和曾国藩内心深处的遗憾有关系,他在书信中说 “余以生平学术百无一成,故老年犹思补救一二。”痛恨自己生平在学术上没有成就,被耽搁得太多,希望能在老年的时候多做补救,多花点时间读书,因此哪怕是坐船外出的空隙,也要好好读书。
接下来,曾国藩给儿子做了一个人生读书规划,那就是在五十岁之前要将应该看的书全部看完,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留遗憾,“尔兄弟总宜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毕,免致老大伤悔也。”这里所说的“伤悔”,其实就是曾国藩自己的“伤悔”。至于在五十岁之前就要读完应该读的书,可能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各种变化,以及工作的时间计算在内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人生当中计划外的事情太多,拟定的读书计划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泽的这番话,可谓沉痛沉重之语,因为就在第二年,曾国藩去世,不知道他是不是带着读书不够多的遗憾走的。
读书至上:从学校毕业不等于读书生涯已经完成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古人而言,主流是 “学而优则仕”,至科举时代,读书更是为考取功名,至少眼前目的如此,名垂青史的贤能名士、英雄豪杰,很多都是从这条途径出身的。例如唐朝的狄仁杰、白居易、李绅、韩愈、柳宗元,宋朝的寇准、包拯、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明朝的于谦、海瑞、王阳明、张居正、袁崇焕,清朝的郑燮、龚自珍、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无一不是走读书博取功名的途径。然而,如果他们的读书生涯如果真的停留在应试的地步,那么就不会在史上留下精彩一笔;他们的成就和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继续坚持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张之洞在晚年,已经居中堂之高,还忘不了给年轻人提读书建议,所列的书目当中包括中外之学。王安石在《赠外送》一诗中,还劝导后辈多读书,“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读“五车书”在王安石看来,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的。关于读书的目的,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十八日给弟弟们的书信中提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这番话讲读书的目的分为两个,一是大目标:“进德”,以求达到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以不让自己感到惭愧;二是小目标:“修业”,修好专业,他们那时候的专业是诗词歌赋文章,就今天而言,涵括文理等各种专业,学好了这些,就可以谋生,为的是生存。前者是为了发展,后者是为了谋生,两者不误。
从曾国藩的读书计划看得出来,应试教育读书也是古人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但不是读书的最后阶段,人还要发展,在品德思想上和技术上还得进展,那就得继续学习。
至于走入社会后的继续学习,除了熟悉社会,学习实践知识,对于书本知识的重温和继续深造,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是说为了实践,书本就丢下不管。对于文本的阅读,至少要进行到五十岁,其实很多大贤在五十岁之后仍然勤学不辍,甚至一些名臣辞官退隐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读书。 广周
然而,老曾却在家书中,感叹自己读书不多,希望后辈吸取他的教训,这是怎么回事?
惊人之语:
北宋名相寇准不学无术?
在说曾国藩读书之前,先说说北宋的名相寇准。看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寇准,他是一代名臣、贤臣,有担当,能任大事,在国家危难关头能挺身而出,化解危机,催促宋真宗上前线,亲自指挥抵御契丹的战役,就充分说明了他的杰出。至于要说读书,寇准也不会差,他十九岁就中进士,当时有大臣都嫌他太年轻,劝他把头发染白一点。十九岁能考中进士的,读书那肯定是顶呱呱的学霸。
然而,却有人批评寇准“不学无术”。此人叫张咏,如今名气远不如寇准,但在当时却是北宋栋梁,他长期镇守四川,治理有方,深得民心,而且还颇有建树,例如发明纸钞交子。在北宋,他算得上德高望重。这位张大人,却对寇准评价不高,听说寇准封相的时候,他不冷不热地一句,说寇准是个奇才,可惜 “学术不足”。这话也不知道有没有传到寇准耳朵里。
后来寇准遇到张咏,很谦虚地向他讨教:张老,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
张咏不好直说,但又得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于是就说,小寇,你去读一读《汉书》里的《霍光传》。等张咏一走,小寇马上去翻《霍光传》,翻来翻去,翻到这么一句话:“不学无术”,冰雪聪明的寇准马上明白了,有点不高兴地说:老张是说我不学无术啊。
张咏为什么说寇准不学无术?史书上没有专门的解释,可能是说寇准刚直有余,不会容人。再深究下去,就是说寇准没有从典籍里吸取做人的智慧,还嫩着点。那么,可以由此推测,寇准的不学无术,是指他虽然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但并不等于他在学术上能有所建树,也就是说没有搞好继续教育,在学问上深钻,导致有些地方不能圆熟通透,尤其是度量还有不足之处。
其实,古人读书,也分为应试教育和学识教育,应试教育为了眼前功名,学识教育为了长久发展。
从这个角度去看待,就不难理解寇准读到《霍光传》时为何独独看到了 “不学无术”这句话,更何况他身为大宋栋梁,国事繁忙,读书更是奢侈之事。赵普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方面是为《论语》打个广告;另外也说明他忙到实在没有时间读书。由此及彼,也不难理解曾国藩为什么痛恨自己读书不多了,他也有跟寇准一样的感受,一样的痛处。这种痛处,只有爱好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沉重之语:
死前一年叹息读书不多
曾国藩年轻的时候信心满满,列了一大堆必读书目,也立下远大的读书志向,希望自己在学识上和学问上都有建树。这说明他对自己是有要求的,凡是好读书、好求知的人都对自己有要求。他在京城为官十年,也是读书十年。然后碰上天下大变,于是放下书本去办团练,接着又是洋务运动,基本上就是在历史潮流的漩涡里转来转去,身不由己,顺流也好,逆流也好,读书已经不再是主流。
当然,有心读书的曾国藩还是有自己的读书计划的,例如每天坚持读一卷 《资治通鉴》,雷打不动,风刮不断,哪怕是军务最繁忙的时候,也要骑着战马吟咏古人诗词。因此,在曾国藩的日记里,总会看到类似今天读《诗经》几页,《尚书》几章的记载,说明他还是忙里偷闲,用心于学习。
饶是如此用功,曾国藩还是感到读书时间太少,耽误了做学术、长学问的正事,这从他晚年给儿子的书信就看得出来。同治十年,也就是公元1871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负责审理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案。这一年的曾国藩已经六十岁了,如同是风中残烛,倒还是挂念着读书的事情。该年的农历九月十二日,他在徐州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身体还好,感冒也痊愈了,早些时候脚肿的情况也没出现,于是晚上给儿子曾纪泽写信,聊到了读书的事。从这封书信当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如何利用闲暇时间读书的。
“惟目光似更昏蒙,或似船桥中看书稍多之故”,曾国藩说自己视力更加糟糕,目光模糊,这在他起身前往南京的时候,就对慈禧说过,说自己的左眼只有一线之明,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在摇晃的船只上看书过多的原故,看来清朝的人还是有科学用眼的常识,知道不能在摇动的船上看书。
为什么在坐船的时候还要抓紧时间看书呢?这和曾国藩内心深处的遗憾有关系,他在书信中说 “余以生平学术百无一成,故老年犹思补救一二。”痛恨自己生平在学术上没有成就,被耽搁得太多,希望能在老年的时候多做补救,多花点时间读书,因此哪怕是坐船外出的空隙,也要好好读书。
接下来,曾国藩给儿子做了一个人生读书规划,那就是在五十岁之前要将应该看的书全部看完,这样才不会在人生的旅途上留遗憾,“尔兄弟总宜在五十岁以前将应看之书看毕,免致老大伤悔也。”这里所说的“伤悔”,其实就是曾国藩自己的“伤悔”。至于在五十岁之前就要读完应该读的书,可能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将各种变化,以及工作的时间计算在内之后得出的结论。因为人生当中计划外的事情太多,拟定的读书计划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泽的这番话,可谓沉痛沉重之语,因为就在第二年,曾国藩去世,不知道他是不是带着读书不够多的遗憾走的。
读书至上:从学校毕业不等于读书生涯已经完成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自古人而言,主流是 “学而优则仕”,至科举时代,读书更是为考取功名,至少眼前目的如此,名垂青史的贤能名士、英雄豪杰,很多都是从这条途径出身的。例如唐朝的狄仁杰、白居易、李绅、韩愈、柳宗元,宋朝的寇准、包拯、苏轼、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明朝的于谦、海瑞、王阳明、张居正、袁崇焕,清朝的郑燮、龚自珍、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无一不是走读书博取功名的途径。然而,如果他们的读书生涯如果真的停留在应试的地步,那么就不会在史上留下精彩一笔;他们的成就和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继续坚持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张之洞在晚年,已经居中堂之高,还忘不了给年轻人提读书建议,所列的书目当中包括中外之学。王安石在《赠外送》一诗中,还劝导后辈多读书,“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读“五车书”在王安石看来,是一个人成长所必须的。关于读书的目的,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1842)九月十八日给弟弟们的书信中提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自卫其身。”这番话讲读书的目的分为两个,一是大目标:“进德”,以求达到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以不让自己感到惭愧;二是小目标:“修业”,修好专业,他们那时候的专业是诗词歌赋文章,就今天而言,涵括文理等各种专业,学好了这些,就可以谋生,为的是生存。前者是为了发展,后者是为了谋生,两者不误。
从曾国藩的读书计划看得出来,应试教育读书也是古人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但不是读书的最后阶段,人还要发展,在品德思想上和技术上还得进展,那就得继续学习。
至于走入社会后的继续学习,除了熟悉社会,学习实践知识,对于书本知识的重温和继续深造,也是必不可少的,不是说为了实践,书本就丢下不管。对于文本的阅读,至少要进行到五十岁,其实很多大贤在五十岁之后仍然勤学不辍,甚至一些名臣辞官退隐的理由之一就是为了读书。 广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