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6年12月0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父亲言传身教铸家风

讲述:李明潼(单县人)整理:牡丹晚报记者 敏静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成长的摇篮。”孩子的品质、行为习惯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出生于1976年的李明潼就受到其父亲的深刻影响。如今,事业上顺风顺水的他非常感激父
  亲的教导,也会将父亲的孝道继续传承下去。
  我从父亲的身上学会了孝道
   这些年,我一直在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上讲,我们是一棵大树,孝道就是树根,只有把孝道做好了,这棵大树才会枝叶繁茂,才会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正是因为根基扎得牢固,而这其中的功劳全部来源于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名叫李登月,他出生于1946年,家里有五个兄弟、两个姐姐。在五兄弟中,我的父亲排行老四,他并不是最受欢迎的,但他是最孝顺的一个。
   我的奶奶儿女很多,但真正有时间照顾她的只有我们一家。20多年前,我们的家庭条件非常差,一家五口只能靠父亲每个月200多元的工资支撑。尽管如此,我的父亲还是毅然选择把奶奶接到家里供养。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是父亲却对奶奶很慷慨,他每天都为奶奶买不同的早餐,还在早晨和晚上分别为奶奶准备两个鸡蛋。20多年前,在这个贫困的家庭里,我和弟弟、妹妹都没有机会每天尝到鸡蛋的味道。
   奶奶去世前五六年的时间里,一直由我的父亲照顾着。她终于意识到最疼她的是我的父亲,也就是从那时起,奶奶开始转变对我父亲的态度,一天见不到父亲,就吃不下饭。
   如今,奶奶去世已经有将近20年时间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近20年的时间,一个已经去世的人会逐渐淡出自己的记忆,但是,我的父亲却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母亲。每年清明节、十月初一、七月十五以及奶奶的忌辰,我的父亲都要亲自到奶奶的坟上去祭奠,在那里一坐就是两个多小时。给奶奶点上一支烟、倒上一杯酒、摆上贡品、烧点纸。有一次父亲对我说:“虽然你的奶奶已经去世近20年了,为什么我还能每次都在她的坟前坐两个多小时?因为我想娘了。”
  父亲教我做生意时要让别人得利
   父亲对我生意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自从我和弟弟经商以来,他就告诉我们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做生意,为什么有人能做成功,有人失败?因为你没有让别人得利,互利互惠才能得利。”父亲经常说,很多人把对方的利润压到最低,这样别人就不会再与你合作,你的人脉也会越来越少,自然也得不到利润。
   他还告诉我,建立互相信任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在和供货商结账时,小到一分钱都要结清”。这些年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有时候我们要一次性给供货方结账几十万元,可是,每次小到一元钱的零头也会结清。正是自己的这种做法,让我在同行业里积累下了良好的信誉。
   2010年,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我找到了自己的几位供货商,希望他们先为我供货,一年后再结账,虽然几位供货商也是靠贷款做生意,但是我的要求并没有遭到他们的拒绝,其中一位供货商一年时间累计向我供应了150余万元的货物,正是他们的帮助,我才顺利度过难关,并将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父亲的言传身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让我受益匪浅。
  家史
  征集令
   为凝聚亲情和乡音,本报推出家史栏目,挖掘记录一个个家庭传承发展的故事。市民可以通过口述或者投稿的形式参与,抒写家族历史,也可讲述家庭趣事。
   投稿邮箱:42775587@qq.com。
   咨询电话:596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