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1月1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3]

菏泽八万盆娇艳催花牡丹“待字闺中”

已陆续进入盛花期;整体价格较去年有所下降
□牡丹晚报记者 姜培军
  “
   众芳俱寂寥,独有牡丹香。鸡年春节进入倒计时,菏泽八万盆催花牡丹也进入“花季”,广大花农盼望着一个丰收年。而近年来,随着催花牡丹成本上涨、市场萎缩,花农利润空间被逐渐“挤压”。菏泽反季节催花,在给人们送去春节祝福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催花牡丹初长成待字闺中
   1月17日,农历腊月二十,在牡丹区牡丹办事处,浓厚的雾霾无法阻挡催花大棚内“春天”的到来,尽管这个过程格外艰难。
   花农赵银增掀起草苫,让微弱的阳光照进牡丹催花大棚。大棚内 “春光”融融,枝叶葱翠欲滴,牡丹展露芳容。牡丹晚报记者看到,这批牡丹目前长势良好,新生枝条在20厘米左右,多数花蕾已经养成,有几朵已经盛开。
   “我今年养了约700盆催花牡丹,多数是二乔,已经可以上市了。”看着眼前生机勃勃的催花牡丹,赵银增说。历经备苗、装盆、入棚、喷药、洒水、供暖、管理等无数繁琐复杂的催花程序,催花牡丹宛若一名初长成的少女,以亭亭玉立的姿态企盼着“春天”。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在催花、养花过程中,赵银增的脑海中不止一次出现过这样的场景。他愿意用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来形容。遗憾的是,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但他的催花牡丹鲜有人问津。“不知道是因为时间尚早,还是因为我的催花大棚位置偏僻……”赵银增的话语中有点儿着急,根据以往经验,催花牡丹的销售旺季一般在腊月二十至腊月廿七,过了这几天市场风险就加大。至于催花牡丹销售价格,赵银增说他能够接受的心理价位与去年差不多,去年平均每盆销售100元。记者了解到,根据催花牡丹植株大小、花蕾多少、株型好坏、枝叶繁茂程度,每个花农的心理价位有所不同,有时候甚至差别很大。
   “今年,催花牡丹整体价格比去年低些。”1月18日上午,花农赵弟忠告诉牡丹晚报记者,他目前的销售价格为小盆90元、中盆120元、三棵组合栽培的大盆约280元。多年来,他的催花牡丹除在本地销售外,还远销到北京、西安等地。
   “整体价格与去年差不多。”这是花农卢胜杰给出的价格判断。1月18日,他将180盆催花牡丹装车发往烟台。
  前年春节花市最让花农怀念
   植入市场经济体系,任何商品的销售都有淡季和旺季,价格都有涨有跌。
   就像硬币有正反两面,菏泽催花牡丹产业从来都是苦乐相伴。虽然过去三四年了,但不少花农还对2013年催花牡丹滞销的情景记忆犹新。受有关政策的影响,当年不少机关单位和周边地区的催花牡丹需求量锐减,原本雍容华贵的催花牡丹枯萎在花棚内,不少在菏泽本地催花的花农“赔本赚吆喝”。而2014年、2015年,由于数量锐减,催花牡丹俏销。“2014年初上市时,大盆催花牡丹卖到150元左右,临近春节可以卖到300元。”具有多年催花经验的牡丹专家赵孝知回忆。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银增非常怀念2015年的春节花市。那一年,菏泽催花牡丹格外紧俏。一进入腊月,他培育的第一批约800盆催花牡丹就销售一空。看到行情较好,他又着手进行第二批牡丹催花工作。
   据赵孝知介绍,2015年春节,催花牡丹整体行情看好,在第一批俏销的情况下,我市不少花农或进行第二批牡丹催花或从洛阳等地购进,进行二次销售。
  催花“单兵”期待“协同作战”
   在菏泽催花牡丹市场上,一方面是销售价格起起伏伏,另一方面是催花成本不断上涨。
   “牡丹苗、肥料、大棚,各项成本合下来,小盆催花牡丹的成本在六七十元,如果不能卖到100元,我们的利润就非常小了。”赵银增说。
   市场不稳定、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的直接后果,就是催花牡丹保有量不断下降。不少人都记得,2009年菏泽催花牡丹为二十五六万盆,2010年是十七八万盆,2011年在12万盆左右,2012年在10万盆左右,今年约8万盆左右。这是广大花农尝遍酸甜苦辣后,自发地对催花牡丹市场进行调节的结果。
   牡丹晚报记者采访多日了解到,缺少规范开放的市场、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是制约菏泽催花牡丹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市目前的牡丹催花技术日臻成熟,但销售市场却不成熟。广大花农各自为战,缺乏统一的管理。业内人士分析,多年来,我市花农大多采用家庭式的生产销售模式,多数“坐在家门口等饭吃”,在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其次,我市花农自产自销,催花牡丹质量参差不齐,广大花农之间还存在价格战,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催花牡丹市场。
   散户催花规模有限,生产不稳定,难以获取市场的充分认可,也不易形成订单生产,因此,催花牡丹一旦滞销,花农利益必然受损。“我经营催花牡丹十五六年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销售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赵银增说,他期待菏泽境内出现一家或几家大的花木营销公司,“公司统一将催花散户‘收编’了,统一生产、统一宣传、统一销售,既利于扩大菏泽催花牡丹的影响力,也利于保证广大花农的利益。”
   从“单打独斗”改为“抱团销售”、发展订单产业,也许是菏泽催花牡丹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