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2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年味”去哪儿了

□吴若增
   春节是什么?春节就是一年中的某个时间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这个春节与过去的那些春节相比,并无不同。然而,从你的感觉来说,怎么觉得今年的这个春节跟先前的那些春节相比,不一样了呢?不只是今年的这个春节,已经有好几年了,怎么那个记忆中的春节特有的“年味”,竟然是越来越“淡”了呢?
   爹还是那个爹,娘也还是那个娘,春节却已经不再是那个春节了……为此,你伤感,你沮丧,你无奈,你抱怨,你说这个年又让你失望了。
   对不起,你的失望只能怪你自己。是你的期待出了错。
   从道理上来说,你早就知道并认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春节是农耕文明的产物。随着农耕文明的日渐式微,随着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的日渐壮大,人们所面对的一切都在改变。其中,为中国人所熟悉的春节,自然也就改变了它先前的面貌。不客气地说,它存在的地位和价值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是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罢了。
   几十年前的春节,妈妈给你穿上一件新衣服。你在妈妈的眼中,看到了惊喜。你走出家门,在小友甚至邻里大叔大妈的眼中,继续看到了那种惊喜。那时,你的心中便有了一种新鲜的喜悦。
   傍晚,你从外面回到家。远远地,你就闻到了浓浓的肉香。等你坐在炕桌旁,那碗红红的大炖肉就摆在你的面前。那时,你垂涎欲滴,五脏六腑都激动地唱起了欢快的歌。当你张开嘴,把一块红炖肉放进嘴里……啊,你感觉吃到了世界上最最美味的东西。
   要在平时,饭后你应该躺进被窝里睡觉了,但这天,你被破例允许玩个通宵。于是,你拿出妈妈给你买的一百头小鞭,小心地把那道缠绕着它们的线拆下,再小心地把它们一个一个揣进衣兜。然后,你点燃一根长长的香,便急急地跑出家门。到了街上,你发现小友们早已聚在那里放起了鞭炮。因为兜里的小鞭数目很有限,你们当然就十分珍惜,务必要让每一响都精彩……
   是的,这就是春节。这就是年味。只是可惜,它们已经远去,且不会再来。它们到哪儿去了呢?它们沉入你的记忆之中了。
   是的,凡美好都有记忆的价值。但记忆,却往往并不是往事全面的、真实的反映。当你回忆起那些美好时,你会不知不觉地把那些美好放大,同时,又会有意无意地滤掉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东西——比方说那时的贫穷。
   是那时的贫穷,使得你平日里总是破衣烂衫,才令你穿上那件新衣时心生喜悦。也是那时的贫穷,才使你感觉那块炖肉无比美味。以及,倘若不是因了那时的贫穷,你也不可能把一挂小鞭一个一个地放到天亮……
   甚至可以说,没有那时的贫穷,就没有那时的年味。而你,期待的只是那时的美好重现,却不要那时的不美好再来,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我有一个观点,说出来有些残酷。我以前也曾写过关于春节的文章,基本观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旧的春节模式已经不再,新的春节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共同努力,去建立新的春节模式。现在,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想:我们为什么非要繁荣的春节不可呢?有必要么?有可能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节日。旧的节日淡化了,新的节日会产生出来,我们去拥抱新的节日不好么?
   当然,春节之于今天,其功能还没有完全消失,比方说全家团圆——哪怕是千辛万苦,千里迢迢。因此,它就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春节的实际作用与功能只能是越来越淡化,这一点已经不可改变。那么,把春节的时间段压缩一下,是不是更好些呢?现在的春节,放假七天。实际上,放假之前的几天人们就已经开始兴奋、忙碌,而放假后的几天,人们还昏昏然弄不清南北东西呢。这样下来,春节所花费的时间可就太长了吧?若干年以后,把春节加以改变,恐怕也是难免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