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2月2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如何较真

□司马牛
   有一档节目叫《挑战不可能》,展示了平凡生命的极致表现。但有位知名杂文家论证了一番什么是“可能”什么是“不可能”后,认为“挑战不可能”的说法自相矛盾,违背了形式逻辑。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关于“恢复疲劳”那场不大不小的争论。争论双方针尖对麦芒,最终还是语言学家吕叔湘出来说了话才得以平息。有人说“恢复疲劳”不合逻辑,疲劳应当消除,怎么倒要恢复?吕先生解释在汉语里,一个动词后跟上一个名词,并不一定像有些书上所讲的那样,总是支配作用。也可以相反,像“恢复疲劳”就可以解释为把身体和精神从疲劳中恢复出来。所以这类“成问题”的词语,要把通不通和好不好区别开来。通不通是个约定俗成的问题,只要大多数人这样说就算通。否则“救灾”“救火”“打扫卫生”都不合逻辑了。
   艺术与科学有时需区别来看,比如说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是文学,说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是科学。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是诗人的感受,并不是一个地理教师讲授黄河的源流。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其实说话用字也得看场合。有些词语用在日常口语挺生动自然,用在严肃正经的文字里就未免粗俗;有些词语用在学术论文里很得体,用在文学作品里就觉得滑稽可笑。
   不过,这种分别也常常跟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像现今人们普遍把丈夫称之为“老公”,有人还到故纸堆中考证“老公”在古代是专指太监,从而指责人们“乱叫”,就未免过于“冬烘”了。
   “较真”是一项技术活,该“较”的不“较”当然不对,但不该“较”的偏要“较”,“较”错了地方,“较”错了对象,“较”错了方法,即便没闹出笑话,至少也是“认死理儿”“钻牛角尖”了,而这也正反映出当今象牙塔中学者们的通病——满腹经纶,但缺乏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