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2月2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争做爱心妈妈 情牵留守儿童
市妇联启动“让爱留守—爱心妈妈牵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本报讯(记者 赵亚雯) 为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牵手结对农村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亲情关爱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市妇联近日启动开展“让爱留守—爱心妈妈牵手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据了解,此次活动包括开展“当一天‘爱心妈妈’”活动、开展“千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开展 “邻里互助献爱心”活动等三部分。其中,“当一天‘爱心妈妈’”活动中,每名“爱心妈妈”对接一户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共同体验一天温馨家庭生活,共同打扫(布置)一次房间,共同整理一次个人卫生(洗头洗澡、修指甲、理发梳头),共同做一餐饭菜、共同读一本好书,共同做一件农活;“千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中,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可以就近就便与留守儿童结对,定期或不定期以电话、书信或见面等形式与孩子联系沟通,开展巾帼志愿者结对关爱帮扶活动。可围绕“七个一”内容,即: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谈心,向留守儿童作一次安全知识讲解,与留守儿童共读一本书,陪伴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 (节日),带领留守儿童做一次家务,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做一次家教知识宣传;“邻里互助献爱心”活动中,要求大力弘扬邻里互助的道德风尚,发动、组织有能力的家庭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建立互助关爱联系机制,经常性、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留守儿童家里问一问、看一看、帮一帮,做到生活照应、情感关切、安全提醒、信息传递等帮助。使邻里互助在农村巍然成风,努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经常因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缺乏而苦恼的牡丹区皇镇乡吴庄村的吴星悦(左),这几天很开心。因为,她最近得到爱心志愿者的捐助,不仅解决了物资上的燃眉之急,还能接受义务辅导功课(上图)。8岁的吴星悦是听障留守儿童,之前在市特教中心康复班学习,因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且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十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市特教中心花都特教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利用周末,到吴星悦家中,带去生活、学习和体育用品,帮助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记者 武 霈 摄
据了解,此次活动包括开展“当一天‘爱心妈妈’”活动、开展“千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开展 “邻里互助献爱心”活动等三部分。其中,“当一天‘爱心妈妈’”活动中,每名“爱心妈妈”对接一户留守儿童家庭,与孩子共同体验一天温馨家庭生活,共同打扫(布置)一次房间,共同整理一次个人卫生(洗头洗澡、修指甲、理发梳头),共同做一餐饭菜、共同读一本好书,共同做一件农活;“千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儿童”活动中,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可以就近就便与留守儿童结对,定期或不定期以电话、书信或见面等形式与孩子联系沟通,开展巾帼志愿者结对关爱帮扶活动。可围绕“七个一”内容,即:与留守儿童开展一次谈心,向留守儿童作一次安全知识讲解,与留守儿童共读一本书,陪伴留守儿童过一次生日 (节日),带领留守儿童做一次家务,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做一次家教知识宣传;“邻里互助献爱心”活动中,要求大力弘扬邻里互助的道德风尚,发动、组织有能力的家庭以就近就便、自愿互助为原则,与留守儿童家庭之间建立互助关爱联系机制,经常性、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留守儿童家里问一问、看一看、帮一帮,做到生活照应、情感关切、安全提醒、信息传递等帮助。使邻里互助在农村巍然成风,努力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经常因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缺乏而苦恼的牡丹区皇镇乡吴庄村的吴星悦(左),这几天很开心。因为,她最近得到爱心志愿者的捐助,不仅解决了物资上的燃眉之急,还能接受义务辅导功课(上图)。8岁的吴星悦是听障留守儿童,之前在市特教中心康复班学习,因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且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十分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市特教中心花都特教志愿服务队的老师利用周末,到吴星悦家中,带去生活、学习和体育用品,帮助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记者 武 霈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