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深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1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湖北女子离家24年现身菏泽再次失踪与亲人“擦肩而过”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冯 锴
  “
   “他们本来可以一家团聚,没想到结果很遗憾……”3月16日,单县斑马人义务救援队队员张彭说起一位湖北省黄梅县的老人,仍然唏嘘不已。
   一个多月前,张彭口中的这位流浪老人将单县和千里之外的湖北省黄梅县联系起来,引出一段感人的寻亲故事。在众多好心人的努力下,和老人失散24年的家人终于被找到;造化弄人,被救助的老人却再次失踪,和家人“擦肩而过”。目前,一众好心人仍在为这个家庭的团圆而努力着。
  两地联手,帮流浪老人寻家
   2月7日下午,单县朱集镇陈庄村村民刘艳丽发现一位陌生的老人在自家大门口。
   刘艳丽是个热心人,看到老人的精神状态不佳,便上前询问。不过,老人有着浓重的外地口音,刘艳丽听不懂她说什么,但大概知道老人还没有吃饭,便从家里拿饼干给她吃,还留老人在家里吃了晚饭。
   由于语言不通,刘艳丽始终没有问出老人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的联系方式,便拨打110报警求助,单县公安局朱集派出所民警随后赶来将老人接走,安排在派出所暂住。
   “和老人交流时,我们一提帮她找家,她就很积极。”刘艳丽告诉记者。于是,她就拍了几张照片和一段视频,发送给斑马人义务救援队的队员。
   救援队队员张彭赶来后,听到老人说话,感觉她的口音跟一位湖北同学很像,便将视频发给同学,确认老人就是湖北口音。更让人欣喜的是,老人会写字,她在两张纸上写下了 “熊志雄”“苦竹”“熊必胜”“张家边”“程记住”等字样。张彭的这位同学确认,苦竹、张家边、熊必胜都是湖北省黄梅县杉木乡湛畈村附近的地名。
   由此,张彭推断老人家应该就在湖北省黄梅县。于是,老人的照片和视频被做成寻家信息,从单县传到湖北省黄梅县,在当地微信朋友圈转发。
  大喜大悲,与亲人擦肩而过的痛
   对于湖北省黄梅县的熊霞来说,短短几天经历了得知失联24年母亲消息的大喜,却又失之交臂的大悲,与至亲擦肩而过的痛常人无法体会。
   2月16日,在外地打工的熊霞收到初中同学的一个电话:“你妈妈还活着,有人找到了!”随后,同学将张彭制作的信息发给了她。虽然老人头发已花白,但熊霞一眼就认出她就是24年前离家出走的母亲;看到两张纸上的字,让熊霞更加肯定这就是自己的母亲。因为熊志雄是父亲的名字,熊必胜是自己家所在的村子,苦竹张家边是母亲的娘家,而程记住就是母亲的名字!
   母亲失踪24年,家人都以为她已不在人世,没想到24年后在千里之外的单县被发现。这一切,让熊霞恍然若梦。她第一时间将喜讯告诉了父亲和外婆家,并立即请假回家,打算带着父亲去接母亲。
   然而,此时已距离寻亲信息发布后一周多,熊霞和张彭联系后,得到的消息却犹如一盆冰水迎头浇下。原来,程记住被民警安排在派出所暂住后,第二天上午,民警忙于各自的事务,直到喊程记住吃午饭时,才发现她不知何时已经离开,后来一直没再返回。而救援队的队员们和刘艳丽经过多方寻找,也没再发现程记住的身影。
   大喜过后是大悲,但这并未浇灭熊霞的希望,她认定母亲并未走远,带着父亲于2月20日来到了单县。张彭告诉记者,救援队队员、刘艳丽等热心人陪着熊霞妇女找遍了附近的每个村庄,还是没发现程记住的踪影。
  痛失幼子,精神失常离家
   在湖北省楚天都市报记者梁传松的帮助下,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个家庭的故事。
   程记住曾是个能歌善舞的女人,对黄梅本土的黄梅戏情有独钟,还是本村黄梅戏班子的花旦。1986年5月,程记住生下熊霞后,却患上了产后抑郁症。可熊志雄忙于生计,并没放在心上。
   1990年初,程记住又产下一子,儿女双全的喜悦,使程记住的病情得以好转。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儿子3岁时被一场大病夺去了性命,这对程记住是个沉重的打击。此后,她除了认识女儿,谁都不认得了。村民都说,程记住精神失常疯掉了。
   1993年2月,程记住独自离开家,失踪了。
  寻找八年,家人认为她已不在人世
   黄梅有一句俗语 “宁死当官的爹,莫死要饭的娘”。
   在程记住失踪后,熊霞每天一睁眼便哭喊着要妈妈。看着女儿哭得红肿的双眼,熊志雄心如刀割,发誓一定要找回妻子。在妻子失踪的第三天,他将女儿托付给邻居,只身一人踏上寻亲的路。
   寻找两个多月后,已进入初夏,别人都换上了单衣,熊志雄还穿着棉袄。他不敢回家,害怕面对女儿那渴盼的眼神。当年6月份,熊志雄不得不返回老家。当乞丐般的他出现在女儿面前时,熊霞竟没认出来。
   看着女儿哭得肝肠寸断,他知道女儿思母心切。当时已进入夏季,不担心受冻,熊志雄便牵着女儿的手,再次踏上寻亲路,这一找又是两个月。眼看着7岁的熊霞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不耽误女儿上学,熊志雄只好带着她回家。
   之后的几年,女儿上学时,熊志雄就在附近打零工陪伴;女儿放假了,他就外出寻妻。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00年,在当时通讯技术不是很发达的时代,寻找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他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或许早已不在人世……”八年的寻找未果,这对父女死了心。
  希望犹在,不会放弃寻找
   在单县呆了一个多星期后,熊霞和父亲带着无限遗憾离开。
   张彭和刘艳丽也表示,这几天他们一直在帮忙寻找。救援队队员们都打印了寻人启事,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打听打听;刘艳丽也在农闲的时候到周边村庄寻找。
   “老天爷都在眷顾我母亲,我更不会放弃寻找。”熊霞表示。目前她已委托中国失踪人口档案库官网发布了消息,请求好心人帮忙寻找。她更坚信,有那么多好心人在帮忙,这个遗憾不会持续太久。
   读者朋友,如果您有程记住的线索,可拨打牡丹晚报热线电话(0530-5969581)或牡丹晚报记者电话(15854062227)提供,共同帮助这个家庭早日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