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3月2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文武之政”究何在?且听孔子如是说
□王西胜
【经文】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樧(xiè),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礼记·中庸》
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本版由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和牡丹晚报联合主办
协办单位:
山东四君子集团
菏泽市牡丹区旺子学校
菏泽思诚学苑
菏泽市正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菏泽顶航驾驶员培训中心
菏泽祺和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每周一礼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爱亲、敬亲,这是每个人起码的义务。爱自己的亲人,就不要去厌恶别人;恭敬自己的亲人就不要去怠慢别人。对亲人不好,会对别人好的人,一定是虚情假意,只是利用而已。
孔海钦
【浅释】
鲁哀公,姓姬,名将,鲁国第26任君主,于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系鲁定公之子。他继位时,孔子已周游列国4年之久,故二人得以见面的时间应不早于孔子结束周游回到鲁国的公元前484年。据此推断,哀公问政时,孔子至少已有68岁高龄,接近暮年,大致介于“六十而耳顺”与“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之间。此时的孔子,历经磨难,阅尽沧桑,深知“道其不行矣夫”。然而君既有所问,臣自不可不答;虽答之甚详,几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透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语,不难感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大道之苍凉……且看孔子是如何以中庸之道来回答哀公之问的!
哀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以实言相告:“文武周公治国平天下的方略,都明明白白地记载于文献典籍之中了。”言下之意:主公若真想知道的话,自可去翻阅查询就是;否则,君臣之间纵能问答,又有何益?
“当文武周公这些圣明先王在世的时候,他们的执政理念就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蓬勃兴起;当他们这些人离去之后,相应的政事亦随之消殒。”话说到这里,孔子已经把为政之道的根本:为政在人——有什么样的人就能办什么样的事——给和盘托出了,惜乎哀公不悟,不得不更详言之。
“人君之道,在于勤勉政事,如同大地勤于繁殖草木、长养万物一般。观地上易生易长之蒲苇可知,为政之道,得其本时,同样至简至易。”
“说到为政之本,即是以人为本,关键在于得贤才而任用之。而发现、选拔、任用贤才的前提是,领导者自己得先好好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如果自己修身的功夫不到,又怎能识别谁是贤才、谁是庸人、谁是坏事之人呢?
“修身的本质就是要让自身合于道,而修道的根本则在于落实仁义。仁爱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以孝敬父母为起点;与仁爱相关联的义,是凡有所为皆合其宜的意思,要达到这一点,就得从尊敬贤者做起。”此处仿佛约略透露出一丝消息:“仁”可通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而“义”可通于“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基于此,中庸之道“致中和”的简便易行之处,不外乎落实“仁义”二字而已!
“爱人之‘仁’,先从孝亲开始,由近及远,逐渐推而广之,有先有后,有厚有薄,这叫‘亲亲之榝’;合宜之‘义’,体现于尊贤,因贤者各有其不同之贤,故尊之、用之也应该根据其贤之程度而有所区别,这叫 ‘尊贤之等’。把‘亲亲之榝’与‘尊贤之等’两条合起来,就是有德有位的圣人制定‘礼’时所遵循的依据。”原来这就是“周公成文武之德”,制礼作乐,令天下大治的公开的秘密啊!
“因此,君子要想成功地治国理政,就不能不在修身方面下功夫;要想修身有成效,就不能不在孝敬父母方面下功夫;要想把孝道做到位,就不能不在了解人之本性方面下功夫;要想真正了解人性,就不能不在领悟天道方面下功夫。”这里孔子把 “为政~修身~事亲~知人~知天”的路线图清晰地描绘出来了。
“通行于天下的大道体现在五种伦常关系之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落实这五伦关系所要依靠的是通行于天下的三种大德:智、仁、勇。而落实这三种大德所要依靠的则是某一样东西。”孔子所倡导的天下达道,即中庸之道,不外乎人际交往的五伦关系,正合前文 “道不远人”之旨;所倡导的天下达德,即中庸之德,曰智、曰仁、曰勇,正合前文所举舜帝大智、颜子大仁、子路大勇的三个案例。唯独能将五达道、三达德托将起来的那一样东西是什么,于此处尚引而未发,料不出于开篇所言 “天命之谓性”以及后文所说“自诚明,谓之性”——即“至诚之心”是也!
【经文】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樧(xiè),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礼记·中庸》
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本版由菏泽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和牡丹晚报联合主办
协办单位:
山东四君子集团
菏泽市牡丹区旺子学校
菏泽思诚学苑
菏泽市正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菏泽顶航驾驶员培训中心
菏泽祺和养殖设备有限公司
每周一礼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
爱亲、敬亲,这是每个人起码的义务。爱自己的亲人,就不要去厌恶别人;恭敬自己的亲人就不要去怠慢别人。对亲人不好,会对别人好的人,一定是虚情假意,只是利用而已。
孔海钦
【浅释】
鲁哀公,姓姬,名将,鲁国第26任君主,于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系鲁定公之子。他继位时,孔子已周游列国4年之久,故二人得以见面的时间应不早于孔子结束周游回到鲁国的公元前484年。据此推断,哀公问政时,孔子至少已有68岁高龄,接近暮年,大致介于“六十而耳顺”与“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之间。此时的孔子,历经磨难,阅尽沧桑,深知“道其不行矣夫”。然而君既有所问,臣自不可不答;虽答之甚详,几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透过“人存政举,人亡政息”之语,不难感悟“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大道之苍凉……且看孔子是如何以中庸之道来回答哀公之问的!
哀公请教为政之道,孔子以实言相告:“文武周公治国平天下的方略,都明明白白地记载于文献典籍之中了。”言下之意:主公若真想知道的话,自可去翻阅查询就是;否则,君臣之间纵能问答,又有何益?
“当文武周公这些圣明先王在世的时候,他们的执政理念就能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蓬勃兴起;当他们这些人离去之后,相应的政事亦随之消殒。”话说到这里,孔子已经把为政之道的根本:为政在人——有什么样的人就能办什么样的事——给和盘托出了,惜乎哀公不悟,不得不更详言之。
“人君之道,在于勤勉政事,如同大地勤于繁殖草木、长养万物一般。观地上易生易长之蒲苇可知,为政之道,得其本时,同样至简至易。”
“说到为政之本,即是以人为本,关键在于得贤才而任用之。而发现、选拔、任用贤才的前提是,领导者自己得先好好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如果自己修身的功夫不到,又怎能识别谁是贤才、谁是庸人、谁是坏事之人呢?
“修身的本质就是要让自身合于道,而修道的根本则在于落实仁义。仁爱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以孝敬父母为起点;与仁爱相关联的义,是凡有所为皆合其宜的意思,要达到这一点,就得从尊敬贤者做起。”此处仿佛约略透露出一丝消息:“仁”可通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而“义”可通于“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基于此,中庸之道“致中和”的简便易行之处,不外乎落实“仁义”二字而已!
“爱人之‘仁’,先从孝亲开始,由近及远,逐渐推而广之,有先有后,有厚有薄,这叫‘亲亲之榝’;合宜之‘义’,体现于尊贤,因贤者各有其不同之贤,故尊之、用之也应该根据其贤之程度而有所区别,这叫 ‘尊贤之等’。把‘亲亲之榝’与‘尊贤之等’两条合起来,就是有德有位的圣人制定‘礼’时所遵循的依据。”原来这就是“周公成文武之德”,制礼作乐,令天下大治的公开的秘密啊!
“因此,君子要想成功地治国理政,就不能不在修身方面下功夫;要想修身有成效,就不能不在孝敬父母方面下功夫;要想把孝道做到位,就不能不在了解人之本性方面下功夫;要想真正了解人性,就不能不在领悟天道方面下功夫。”这里孔子把 “为政~修身~事亲~知人~知天”的路线图清晰地描绘出来了。
“通行于天下的大道体现在五种伦常关系之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落实这五伦关系所要依靠的是通行于天下的三种大德:智、仁、勇。而落实这三种大德所要依靠的则是某一样东西。”孔子所倡导的天下达道,即中庸之道,不外乎人际交往的五伦关系,正合前文 “道不远人”之旨;所倡导的天下达德,即中庸之德,曰智、曰仁、曰勇,正合前文所举舜帝大智、颜子大仁、子路大勇的三个案例。唯独能将五达道、三达德托将起来的那一样东西是什么,于此处尚引而未发,料不出于开篇所言 “天命之谓性”以及后文所说“自诚明,谓之性”——即“至诚之心”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