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锐新闻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2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6]
大二女生买化妆品网上借贷34万元

已被债主逼停学;律师:高息贷款不受法律保护

西安一名大二女生为了买化妆品,在短短一年里,先后通过34家网络借款平台借款,少则数百元,多则两三万元。为了偿还这些本息,借债还债,结果利滚利,债台高筑,如今被四处逼债。目前,因债主在学校散布恶意消息,她已被逼停学。
  每月有2400元生活费,千里之外向父母求助
   田先生的女儿小依今年20岁,是西安城南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3月22日,小依在电话里告诉父母:“借了高利贷,急需3000元还债。”
   远在海南的田先生和妻子很是担心,从海南坐飞机赶到西安。经过细问,小依当天急需3000元,是为偿还借一个私人的2600元,她要不还对方不让她走。
  为了偿还前面借的钱,从别的借款软件上再借
  田先生和女儿对账,发现女儿借贷是为了买化妆品。一开始先从手机上下载借款的App,借款后分期还款。后来为了偿还前面借的钱,就从别的借款软件上再借钱,还不上再找新的借款软件……田先生数了一下,总共涉及34款借款软件,都在正常还款,本金加利息还欠34.4万余元。
   小依第一次在网上借贷,是2016年3月,是在一个 “名校贷”的App上申请的,“需要输入个人信息,身份证号,所在院校,学籍号,老师、父母、同学的联系方式等信息。对方要能在教育网上查到我的信息,然后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发放额度……”
   笔者在小依的手机上查询,她在该平台最多的一笔借款是3万元,而小依讲,实际拿到手的只有两万多元,其余的被扣掉了,她也没搞清楚为什么扣掉,而她要按每月1136.01元的还款金额,还36个月。
   此外,还有爱又米、趣店、花无缺、优分期、E代付、京东金融等App平台借款:有的是每月还本金多少、服务费多少;有的则不这么细分,直接告诉你每月该还多少。小依介绍,她第一次买的是一部iPad mini4,售价3990.32元,服务费772.32元,当时她拍好货后,对方将货寄到中介公司,中介给了她2600元左右的现金,她则需向京东金融还款。
  认识了私人放贷的人,还不上钱被债主威胁
   田先生说,小依为了还网上的钱,通过中介认识了私人放贷的人,最少的3000元,最多一笔是2.5万元。
   私贷怎么个还法?小依说,借5000元,每天还200元利息,不限制什么时候还本金,只要天天还利息,对方就不催本金,但10天里有一次没还利息,对方就要收取750元的手续费,“如果还不上钱,经常被债主威胁。”
  她共向29人借了钱,从来没想过要怎么还
   小依说,她总共向29人借了钱,共中19人是“今借到”平台联系的,另外10人是陕西境内的个体。经过父女俩计算,一年不到,小依总共借了25万元左右。小依说她至少还了16万元了,目前本金加利息还欠34万多元。有没有想过借了钱要怎么还?小依摇摇头。她说:“起初借钱只是为了买化妆品,后来担心钱还不上会被列入征信黑名单,也怕学校知道,就继续借,越借越多……”
   3月24日晚,田先生一共跟5位私贷债主谈了,“我跟他们讲,前期孩子还的高额利息还就还了,现在我愿意还本金,利息就不说了”。5位债主也都同意了,当晚田先生还了5位债主共11000元。
   “有一个债主拿到本金后又将我女儿的信息在学校的一些同学群里发布,说什么打胎为由,我女儿出卖男友及自己裸照……还给女儿同学和老师打电话,搞得女儿的同学也紧张害怕。”田先生说。
   目前,因债主在学校散布恶意消息,小依已被逼停学。田先生也已报了警。
  >>律师观点
  高息贷款不受法律保护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良善认为,该事件中的网络小额贷款高额利息,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但他还表示,若出借人诽谤情节较恶劣公安机关应介入。
  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