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风采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3月2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3]

枫叶正红:孝感天下

本报记者 朱瑞莲
  “这里就是我的家”
   “大娘,您画的这只小绵羊太可爱了!”
   “大爷,您画的这个大菠萝真好!”
   3月2日和3日这两天,枫叶正红养护中心的老人们开展了一项“你画我猜”和“我画你猜”活动,老人们积极参与,各展才能,兴致颇高。等老人们抢猜后,护工就在一旁不停地点赞,整个活动现场其乐融融。
   “大娘,您来这里多久了?”活动结束时,记者问一位老人。
   “枫叶一开业就来了,再也没有回去,这里就是我的家。”大娘说话温和,眉宇间含着笑,“春节也是在咱枫叶过的,儿女们和我一起在这里过的年。”
   与这位大娘情况相同的,还有很多。86岁的李凤仙大娘就是其中之一。
   李大娘与老伴儿姚献玉大爷于2015年8月30日入住枫叶正红后,再没有回过家。过年的时候,大娘说:“这儿多好啊!谁走我也不走!”于是,老人的子女就到枫叶正红养护中心陪他们一起过年。
   见到92岁的姚献玉大爷的时候,他正坐在落地窗前晒太阳。两位老人的房间看上去整洁而温馨。
   “这所有的铺盖都是枫叶统一发放的,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统一发的。”姚大爷拽拽他的衣襟,让我看,“很暖和,很舒服。”
   与姚大爷聊天时,护士刘淑媛轻轻走来,“大爷,给您量量血压。” “大爷,您昨晚休息不好,今晚早休息会儿。”刘淑媛临走时,仍是亲切的声音。
   “大爷,俺姐姐(事后得知是姚大爷的女儿)打电话了,您手机可能没电了,我给您充上。”养护组班长吕亚兰走进来,给姚大爷手机充上了电。
   “这里跟家一样,她们都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多好啊!”姚大爷一脸的欣慰和满足。
   姚大爷是抗日战争前线火线入党的老党员,李大娘在1950年也参军入伍。大爷对牡丹区委安排他们在枫叶正红安享晚年、对护工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充满感激。
   87岁的王忠孝大爷是位健谈的老人。当我与他聊天时,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家与这里没法比!这里饭食好,环境好,服务好,各项活动开展得好,养护员与老人相处得好。做梦也不敢想,会过上这么好的生活!”
   老人家说,一个人儿女再多,当官再大,可他们工作忙,也没办法能时时陪伴你、伺候你,也没办法让你各方面都满意,而枫叶正红真正做到了。
   “这里,每年发棉衣,中秋节每个房间发两箱月饼,有甜的有咸的,任你挑选;今年春节和去年中秋节,公司给入住的所有老人每人发了1000元红包,这全是公司的心意,没花俺老人们一分钱!”
   王忠孝大爷迫不及待与我分享他内心的感动:“去年快过元旦了,公司从烟台拉来一车好苹果,每人一箱;每月安排给老人过生日,送问候、送长寿面、送生日蛋糕,还送精彩节目;去年董事长出发回来,每个服务台上都给放上茶叶,谁想喝就喝……这样真心待我们老人的,天底下真是难找啊!”
   王大爷边赞叹边起身打开衣柜,从里层拿出一个红布包,一层层揭开,激动地说:“这是孙爱军书记来看望我们老党员时,送给我的2000元慰问金,我没舍得动,其他老党员也和我一样,都有……”
   老人沉浸在幸福之中,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布包:“这是董事长送给俺的两个红包,每个红包有500元,俺都没舍得拆开,就保存在柜子里,留作纪念……”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枫叶正红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王大爷与这里住的姚献玉大爷、95岁的侯健大爷及92岁老伴、92岁的连发家大爷和90岁的韩敬德大娘等等,都是建国前的老党员、老荣军。他们都是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中参军入伍、火线入党,为保家卫国,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可谓九死一生。当他们到了晚年,住在枫叶正红颐养天年的时候,更多的是对幸福生活的知足、满足和感激。
   多么令人崇敬的老人们啊!
   温暖的阳光,照进每个老人的房间,照在每位慈祥的老人的脸上,静谧而美好。
   枫叶正红老年养护中心的楼房,有着最人性化的设计。
   所有老人住的房间,全是朝阳的一面。每天,阳光照进宽大的窗,洒进老人的心田。那曾经的苦难与辉煌,那曾经的风雨岁月、拼搏的日子里的喜怒哀乐,都融化在温暖的阳光里,融化在枫叶正红绵绵的孝心里,化作美好的回忆……
   2017年春节,老人们的房间玻璃窗都贴着火红的窗花。那些寓意着 “鸡年大吉”、“四季平安”的剪纸,出自80岁的于清梅大娘之手。去年进入腊月二十之后,于大娘连续几天放弃休息,精心赶制,把祝福送给了枫叶的老人们。
   “养老”在我国被理解为全方位地照顾老人。枫叶正红老年养护中心在借鉴日本介护式养老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丰富和完善其服务内容。
   所谓“介护”,是指尽可能发挥老人家自身所具备的基本日常生活动作的能力,以帮助老年人能够过上高品质生活的 “自立支援”为基本理念的护理模式。
   从“养老”到“介护”、“自立支援”,旨在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让老年人生活得更有质量。
   在枫叶正红,入住的老人来自四面八方。
   郓城的一对老夫妻,去年来菏泽枫叶正红养护中心参观。看了之后非常喜欢,当即决定留在这里养老。大爷、大娘说:“等郓城的枫叶正红养老中心建好了,我们再搬到那里去。”
   不仅菏泽市、区的老人选择了枫叶,而且济宁市梁山的老人也慕名来到这里养老。
   以枫叶正红为家的,还有养护中心的员工们。
   生活在这里的老人,都能准确叫出每个护工的名字;护工对他们的悉心照料,他们也铭记在心,关心疼爱她们。
   据护理部主任晁丽丽讲,有时她们工作忙得顾不得吃饭,或忘记了下班时间。老人们就说“妮儿,过来吃饭吧”、“歇会儿吧”、“妮儿,你当紧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啊!赶快回家吧!”
   还有的老人对晁丽丽说:“闺女,我有事找你,到我房间来一趟。”晁丽丽去了之后,老人就拿出水果、糕点之类:“闺女,我给你留着好吃的,快吃吧。”她实在婉拒不了,老人家只好恳求:“那我看着你尝一口,行吗?”
   晁丽丽只好接过老人的礼物,充满感激地轻轻尝一口,老人这才眉开眼笑了。
   “以前,我的办公室在老人的理疗室对过,门随时开着。有时来到办公室,看到有个面包、或者苹果、橘子之类,不知是哪位老人送来的。”这令晁丽丽很感动。
   不仅如此,老人们对所有护工都很好。如果见她们哪天不舒服,就很关切地问:“妮儿,你身体好了吗?”让护工倍感亲切。
   投桃报李。在公司的大力关怀、支持下,护理部的员工们以养护中心为家。他们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老人如春天一般温暖。他们把“大田宣言”牢记心头,把枫叶正红的使命扛在肩上,全心全意服务于养老事业。
   周末或假期,是老人亲属探望最多的时候,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有的家庭孩子小,需要照料;有的家庭双方的老人,需要探望。但作为一线服务于老人的养护人员,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任劳任怨,对礼仪、理疗、服务、文艺等新知识进行摸索、探讨、创新、奉献。
   他们说:困难不怕,泪水咽下,委屈忘了,只要老人满意高兴,再苦再累,我们值了!
   “员工们一旦融入枫叶正红这个大家庭,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他们说,自己家的事都是小事,照顾好这里的老人是最大的事。
   “一开始知道枫叶正红环境好、待遇好。来了之后,与老人一接触,就不考虑钱了,而是良心和爱心。即使休班两天,心里也牵挂着这里的大爷、大娘们。”石丽说。
   “枫叶正红就是我们的家,老人们就如父母亲人。”李美兰说,老人开心时,我们陪着欢天喜地;老人身体不适时,我们跟着担心忧虑,想尽办法让老人尽快好起来。
   在枫叶正红养护中心这个大家庭里,有三个男护工。其中一个“追”到枫叶正红之后,以自己出色的表现,成就了一段佳话。
   护工卢美燕的前夫因车祸不在了,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没答应。对方打听到她在枫叶正红上班,专门来到这里求职,如愿当了护工后,努力工作,最终赢得卢美艳芳心。去年腊月二十六,二人喜结良缘,真正把“家”安在了枫叶正红,全心全意照料这里的老人。
   80多岁的徐大娘说:“我没有闺女,她们就像我的闺女一样。她们每天来看我,我都是送出门,等看不见她们了,我才回去……”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在枫叶正红,护工们学习《弟子规》的时间又开始了。
   (注:图片均由枫叶正红老年养护中心提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