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20170426期 第A8版:城事

第A8版:城事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4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金声玉振出阳刚

——记山东琴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刚
  • 金声玉振出阳刚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曲艺更要不断地创新,从艺五十九年来,我们在演唱、音乐、伴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让山东琴书的演出形式更喜闻乐见,也让更多的人喜欢山东琴书。”4月25日,牡丹晚报记者专访山东琴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刚时,他说,要让极具地方特色的山东琴书一张口就能把人“粘”住,唱出让人爱不释手的原汗原味和乡土乡情,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除去一代代曲艺人的默默坚守,更需要他们的激情不变、热情未改。
  “演出要对得起观众”
   王振刚1950年出生在鄄城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里,两岁失去母爱,是奶奶把他带大,8岁便跟随当地琴书名家史思端先生学唱山东琴书。憨厚的性格,刻苦地学艺,他练就了一身真功夫,唱出了一副好嗓子。
   “我1963年加入鄄城县化妆坠子剧团,1971年加入鄄城县曲艺队,1976年参加菏泽地区曲艺队,1986年曲艺队解散,被调到菏泽外贸食品进出口公司工作,2006年被菏泽学院音乐系聘为山东琴书指导教师。”王振刚向记者述说着自己的经历。2003年,退休后的王振刚注册组建了菏泽市说唱团,继续从事着曲艺传播之路。2006年,他再次组建“琴筝清曲古月社”,并拥有三个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继续为我市曲艺传承事业坚守着一块原汁原味的前沿阵地。
   回忆历往种种,最让王振刚不能忘记的还是1976年10月那场在北京天桥剧场的演出。“那次举行的是全国曲艺调演,轮到山东代表团菏泽地区的山东琴书《梁山脚下》出演,我出场的第一句‘咱再说赶马车的张二簧’,一张口就迎来了观众的满堂彩。”王振刚说,他声若洪钟,质朴、天然,透着浓浓的鲁西南乡土气息,让同台演出的刘兰芳、姜昆、侯耀文等曲艺名家赞不绝口。之后的几场演出,只要山东琴书《梁山脚下》节目一报幕,同台演出的其他演员都拥挤在舞台两侧观看。
   “可以说,山东琴书贯穿了我的一生。菏泽作为戏曲、曲艺之乡,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山东琴书发扬光大。也有不少剧团挖我,但从没有想过要离开家乡,因为我的根在这里。”王振刚说。
   “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曲艺更要不断地创新。一台新曲目往往是边演边改,永远都是在实践中找到奥秘,从演唱、音乐、伴奏都不断革新。这样才能让山东琴书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演出就要对得起观众。”王振刚说。
  让曲坛绝技后继有人
   据王振刚介绍,山东琴书有南路(菏泽)、东路(青岛)、北路(济南)之分,菏泽的南路山东琴书更是东路、北路山东琴书的源头。山东琴书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菏泽市艺术研究所作为菏泽文化艺术专业创作研究部门,承担起了国家级曲艺项目山东琴书和莺歌柳书的保护重任,项目有了保护单位就有了“家”。
   王振刚坦言,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培养一个曲艺接班人特别难。他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市群众艺术馆曾在菏泽各县区农村招了60多名学生,但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27岁的孔鲁顺,一个是26岁的刘婷婷。正是这两个年轻后辈,先后在全国各类曲艺大赛,如牡丹奖、群星奖、马街书会等大赛上获得好成绩。尽管如此,两人曾经也有放弃的念头,原因是生活窘迫、收入太低。
   自从被菏泽学院音乐系聘为山东琴书指导教师,王振刚只要有时间就一定会过去。他说:“学生们很喜欢山东琴书,每次上课他们都听得很认真。我在学院也发现了几个好‘苗子’,以后要着重培养,这都是咱们山东琴书传承不能断缺的宝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