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5月0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蒜薹滞销,蒜农受损我们的爱心从不缺位
本报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市民前往蒜区体验、抢购“爱心菜”本报绘制路线图,供市民就近选择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本报于5月3日以 《蒜薹价格“跳水”,今年“蒜经济”遭遇“下马威”》为题报道了我市蒜薹价格低、销售难的现象。当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再次驱车到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王浩屯镇及成武县大田集镇了解蒜薹行情及蒜农采收情况。
昨日,不少市民看到本报报道后,专程赶到蒜区,帮蒜农提蒜薹,为蒜农排忧解难的同时,体验干农活的的乐趣。
我市是大蒜种植大市,蒜薹不及时收割将影响大蒜产量和品相,而蒜薹价格低、人工费高涨让广大蒜农愁眉不展。本报呼吁更多市民,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帮蒜农提蒜薹的爱心行动中来。
千里返乡提蒜薹全家老幼齐动员
昨日9时许,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首先来到位于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的雷庄村附近。远远望去,近150亩蒜地里人头攒动。“我今年种了23亩大蒜,现在才提了4亩不到的蒜薹,估计还得五天多才能提完。”雷庄村蒜农杨合宪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为了尽快将蒜薹提完,避免影响大蒜的生长,他已将在南昌打工的儿女全都叫了回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雇人提蒜薹人工费每斤0.8元都雇不到,可蒜薹零售才0.8元一斤,批发才0.5元一斤。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时提掉蒜薹,地下的蒜头生长就会受影响,到时损失会更大。”杨合宪的女儿杨薇玲说。
相比何楼镇,牡丹区王浩屯的大蒜种植面积更大,且多是成方连片。“我这儿有37亩蒜地,大约35000余斤蒜薹待收获,可短工又雇不到,看着就发愁。”王浩屯镇桑李村蒜农薛海峰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诉苦。这些天,他基本上每天凌晨3点就下地提蒜薹,中午回家匆匆扒两口饭,顾不上休息就要回到蒜地,一直到天黑才收工。
我市成武县大田集镇、白浮图镇,巨野县大谢集镇、陶庙镇等由于临近济宁金乡县,均是大蒜集中种植区,也是此次蒜薹滞销的“重灾区”。成武县大田集镇申楼村“种蒜大户”马文宇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年他家共种了40亩大蒜,截至目前他已经扔掉了2000余斤蒜薹。“收购商不收散装的蒜薹,他们要求一捆一捆扎好,现在蒜薹长得很快,包装捆绑根本来不及,只能匆匆将蒜薹上半部分用手拽断扔掉。”
热心市民纷沓而至蒜农热情招呼管饭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期间发现,在我市大蒜种植区的田间地头,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在蒜地里体验提蒜薹的乐趣。
“今天早上看牡丹晚报才知道现在蒜农们为提蒜薹已经急成了什么样子,看到蒜农欢迎前去提蒜薹,我立马就联系了几位好姐妹,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就跑过来给蒜农们帮帮忙了,顺便还能体验第一次下地提蒜薹的乐趣,心里特有成就感。”家住菏泽南华广场的刘美娥边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边笑着说。
抱着同样想法的市民聂伟也带着妻子、母亲来到牡丹区王浩屯镇郭寨行政村,加入为蒜农解忧的行列。“我是昨晚从牡丹晚报微信上看到消息,心想在市场上买着也是吃,自己来提还能给蒜农减轻负担,就和家人一起过来了。我打算趁周末的时候,带着儿子,再邀上几位好友一起来,刚才在朋友圈发了信息,已经有两家报名了!”聂伟笑着说。临近中午12时,抱着提好的蒜薹,聂伟婉拒了蒜农回家就餐的邀请,硬塞给蒜农100元钱后和家人一起离去。“蒜农也不容易,我知道他们说是免费的,但咱也不能让人家蒙受更大的损失了,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聂伟说。
免费提蒜薹路线图
本报全媒体报道菏泽蒜薹滞销的消息后,昨日,许多蒜农致电本报或通过微信平台留言,寻求帮助。昨日17时许,本报全媒体记者逐一回访,现将需要帮助的蒜区及蒜农联系方式公布如下,以便市民选择区域、提前联系,帮助蒜农共渡难关。
菏泽郊区可供市民免费提蒜薹地点路线:
路线一:从市成阳路与长江路交叉口,沿省道261往南8公里,牡丹区何楼办事处雷庄村西有150亩蒜田;继续往南到金堤,有200亩左右的蒜田。
路线二:沿国道220往西南过牡丹区马岭岗镇3公里到达荣楼村,有30亩左右蒜田。联系人:荣先生;联系电话:15376138570。
线路三:沿国道220往西南过马岭岗镇到王浩屯镇,路西侧郭寨行政村,有20亩左右蒜田。联系人:郭重胜;联系电话:13081484660
路线四:牡丹区王浩屯镇王楼大队朱楼村(王浩屯镇东6公里,临近日兰高速),有至少50亩蒜田。联系人:朱杰;联系电话15726000282,15318490280。
县区可供市民免费提蒜薹地点路线:
线路五:巨野县陶庙镇刘楼行政村张庄村,有至少50亩蒜田。联系人:刘忆涟;联系电话:13853081092。
线路六:成武县白浮图镇李田庄,100多亩刚成熟蒜薹急需采摘。联系人:于玉雪;联系电话:18865019629。
路线七:东明县大屯镇龙山集行政村程庄村,大蒜种植面积达800亩,可供大家免费提蒜薹。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13854032896。
本报于5月3日以 《蒜薹价格“跳水”,今年“蒜经济”遭遇“下马威”》为题报道了我市蒜薹价格低、销售难的现象。当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再次驱车到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王浩屯镇及成武县大田集镇了解蒜薹行情及蒜农采收情况。
昨日,不少市民看到本报报道后,专程赶到蒜区,帮蒜农提蒜薹,为蒜农排忧解难的同时,体验干农活的的乐趣。
我市是大蒜种植大市,蒜薹不及时收割将影响大蒜产量和品相,而蒜薹价格低、人工费高涨让广大蒜农愁眉不展。本报呼吁更多市民,利用空闲时间,参与到帮蒜农提蒜薹的爱心行动中来。
千里返乡提蒜薹全家老幼齐动员
昨日9时许,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首先来到位于牡丹区何楼办事处的雷庄村附近。远远望去,近150亩蒜地里人头攒动。“我今年种了23亩大蒜,现在才提了4亩不到的蒜薹,估计还得五天多才能提完。”雷庄村蒜农杨合宪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为了尽快将蒜薹提完,避免影响大蒜的生长,他已将在南昌打工的儿女全都叫了回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雇人提蒜薹人工费每斤0.8元都雇不到,可蒜薹零售才0.8元一斤,批发才0.5元一斤。更重要的是,如果不及时提掉蒜薹,地下的蒜头生长就会受影响,到时损失会更大。”杨合宪的女儿杨薇玲说。
相比何楼镇,牡丹区王浩屯的大蒜种植面积更大,且多是成方连片。“我这儿有37亩蒜地,大约35000余斤蒜薹待收获,可短工又雇不到,看着就发愁。”王浩屯镇桑李村蒜农薛海峰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诉苦。这些天,他基本上每天凌晨3点就下地提蒜薹,中午回家匆匆扒两口饭,顾不上休息就要回到蒜地,一直到天黑才收工。
我市成武县大田集镇、白浮图镇,巨野县大谢集镇、陶庙镇等由于临近济宁金乡县,均是大蒜集中种植区,也是此次蒜薹滞销的“重灾区”。成武县大田集镇申楼村“种蒜大户”马文宇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年他家共种了40亩大蒜,截至目前他已经扔掉了2000余斤蒜薹。“收购商不收散装的蒜薹,他们要求一捆一捆扎好,现在蒜薹长得很快,包装捆绑根本来不及,只能匆匆将蒜薹上半部分用手拽断扔掉。”
热心市民纷沓而至蒜农热情招呼管饭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访期间发现,在我市大蒜种植区的田间地头,不时能看到三五成群、衣着光鲜的“城里人”在蒜地里体验提蒜薹的乐趣。
“今天早上看牡丹晚报才知道现在蒜农们为提蒜薹已经急成了什么样子,看到蒜农欢迎前去提蒜薹,我立马就联系了几位好姐妹,反正大家闲着也是闲着,就跑过来给蒜农们帮帮忙了,顺便还能体验第一次下地提蒜薹的乐趣,心里特有成就感。”家住菏泽南华广场的刘美娥边向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边笑着说。
抱着同样想法的市民聂伟也带着妻子、母亲来到牡丹区王浩屯镇郭寨行政村,加入为蒜农解忧的行列。“我是昨晚从牡丹晚报微信上看到消息,心想在市场上买着也是吃,自己来提还能给蒜农减轻负担,就和家人一起过来了。我打算趁周末的时候,带着儿子,再邀上几位好友一起来,刚才在朋友圈发了信息,已经有两家报名了!”聂伟笑着说。临近中午12时,抱着提好的蒜薹,聂伟婉拒了蒜农回家就餐的邀请,硬塞给蒜农100元钱后和家人一起离去。“蒜农也不容易,我知道他们说是免费的,但咱也不能让人家蒙受更大的损失了,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聂伟说。
免费提蒜薹路线图
本报全媒体报道菏泽蒜薹滞销的消息后,昨日,许多蒜农致电本报或通过微信平台留言,寻求帮助。昨日17时许,本报全媒体记者逐一回访,现将需要帮助的蒜区及蒜农联系方式公布如下,以便市民选择区域、提前联系,帮助蒜农共渡难关。
菏泽郊区可供市民免费提蒜薹地点路线:
路线一:从市成阳路与长江路交叉口,沿省道261往南8公里,牡丹区何楼办事处雷庄村西有150亩蒜田;继续往南到金堤,有200亩左右的蒜田。
路线二:沿国道220往西南过牡丹区马岭岗镇3公里到达荣楼村,有30亩左右蒜田。联系人:荣先生;联系电话:15376138570。
线路三:沿国道220往西南过马岭岗镇到王浩屯镇,路西侧郭寨行政村,有20亩左右蒜田。联系人:郭重胜;联系电话:13081484660
路线四:牡丹区王浩屯镇王楼大队朱楼村(王浩屯镇东6公里,临近日兰高速),有至少50亩蒜田。联系人:朱杰;联系电话15726000282,15318490280。
县区可供市民免费提蒜薹地点路线:
线路五:巨野县陶庙镇刘楼行政村张庄村,有至少50亩蒜田。联系人:刘忆涟;联系电话:13853081092。
线路六:成武县白浮图镇李田庄,100多亩刚成熟蒜薹急需采摘。联系人:于玉雪;联系电话:18865019629。
路线七:东明县大屯镇龙山集行政村程庄村,大蒜种植面积达800亩,可供大家免费提蒜薹。联系人:李先生;联系电话:13854032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