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牡丹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5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6]

《鼓浪屿之波》还在唱,他却走了

□吕永清
   我是非常喜欢 《鼓浪屿之波》这首歌的。
   如今,这首歌还在唱,鼓浪屿之波还在涌动,而它的两位词曲作者张藜、钟立民先后却先后而去了,张藜老走于去年的五月,钟老却走于前几天的下午,时隔正好一年。
   对于钟老,我是格外敬重的,也和老人家有过一天的交集,听他讲过一天的课。1992年9月24日,在第二届歌词创作高级研修班上,我们高兴地迎来了钟立民先生。那时,他已经离休,离开了工作几十年的《歌曲》编辑部。
   细细追忆钟老的课,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站在作曲的角度,为歌词创作总结出了 “三怕”:一怕一般化,二怕空洞没感情,三怕太长。总结剖析了“三怕”后,他又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一要多读古诗,直至写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二要“平淡之中见神奇”;三要写出好作品,因为“人民是作家够格不够格的判定者”。
   这一天的课,其实够我们琢磨一生的。为词不易啊,能够在巧妙间化诗为词的人,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更有韵味和品味。这是我这些年的摸索,更是我深深的感悟。
   那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作品才能被人民群众判定为够格呢?这是钟老带给我的更深一层的思考与领悟。
   感谢钟老,他让我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农村青年见识了创作的魅力,领悟到了作词与做人之间看似相悖实则相融的深刻内涵。想想他这些年为人做嫁衣的编辑之路,回味他作曲的《鼓浪屿之波》,再听听他的课,品品他字里行间的涵义,我在音乐中更加理解了“我紧紧偎依着老水手,听他讲海龙王”的词句,他“迷人的故事吸引我,他娓娓的话语记心上”,也在人生的另一种境界中领略到了他编辑的定力、敬业的美德、率性的可爱。
   细数他走过的91个春秋,最让人慨叹的就是他的编辑生涯、为他人作嫁衣的情怀了,最让人动心的就是他作曲的《鼓浪屿之波》了。在这两者中,前者是做人,后者叫作品。
   这就是一个精致的老人,他让厦门有了形象!
   这就是一个经典的作品,它让厦门有了活力!
   厦门之所以称之为音乐之城,这首张藜、红曙作词、钟立民作曲的《鼓浪屿之波》功不可没。
   去过厦门的人都知道,每当厦门海关整点报时的钟声响起,《鼓浪屿之波》的乐音就会回荡在鹭江两岸,就会萦绕在人们耳畔。而今哦,钟老的这首五线谱曲谱,已经被镌刻在了长达247.58米的花岗岩上,铺在了环岛路的绿色隔离带上,堪称是“世界上最长的乐谱”,跃居世界之首。
   与碧海相依的五线谱,就这样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高雅的风景线。看到这样的乐谱,流连于这样的风景带,谁能不为钟老的大手笔点赞呢?
   被人称为 “音乐活字典”的钟老走了,个性张扬、率真的张藜老走了,可他们作词作曲的《鼓浪屿之波》还在流传,流传在厦门的各个角落,流传在全国各地,流传在东南亚,流传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词曲作家是有生命力的,音乐更是有生命力的,而且是永恒的。
   《鼓浪屿之波》还在唱,鼓浪屿之波还在涌动,而他却走了,在音乐和波涛声中走向了天国!在这个沉寂的夜里,我愿钟老一路走好!
   钟老一路走好吧!找出当年的笔记本,他写给我的“词为心声”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底了。
   词为心声,流落在此处的散落文字也是我的心声,它会时时提醒我写好词,做好人,在音乐与文学的世界里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