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电商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6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4]

新电商模式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武 霈
   “叮咚叮咚”,在电脑频繁的提示音催促下,赵同安扔下手中的布料,顾不得与工人们交谈,跑回电脑前忙碌起来。已经是下午两点钟,原本打算去吃午饭的赵同安总是被陆陆续续的买家提示音“召回”,红火的生意让他顾不得吃饭。
   赵同安是曹县大集淘宝镇的一名电商从业者,借助电子商务的“东风”经营了一家演出服饰公司。每年“六一”前后是演出服行业的销售旺季,备战、接单、加货、包装,翻了数番的订单让这种忙碌的场景成为家常便饭。虽然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但看着工人在流水线上十指翻飞,听着买家下单的提示音,赵同安还是高兴得笑不拢嘴。
   淘宝镇迎来演出服销售旺季
   “六一”前夕,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赵同安经营的朝阳服饰有限公司,见生产车间里数十位女工各司其职,出布、剪裁、上机、缝纫,形成了专业的流水线。五颜六色的布匹在她们手中,不断变化造型,很快便成了时尚、洋气的演出服饰。
   “平时我们公司每天生产、销售演出服800多件,进入5月份,订单大量增加,最多的一天我们卖了4000多件。”赵同安说,“销量增加,生产自然要跟上,这些天,我恨不得和工人们一起生产,加快进度。”
   赵同安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每年的“六一”、“十一”、“春节”是演出服销售旺季,他们加班加点是常事。尤其是“六一”儿童节,客服人员常常通宵奋战、一天只吃一顿饭。“我们‘六一’期间的销量占全年的60%到70%左右,公司每年销售额四五百万元,‘六一’旺季销售额就能达到300万元。”赵同安说。
   在曹县大集镇淘宝产业园,与朝阳服饰相邻的李氏影视服饰有限公司同样生意红火。该公司老板李东是一名地道的演出服创业者,见证了电商的兴盛。他说:“现在政府引导建立了产业园,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中式、爆发式的销售将更加明显。‘六一’期间,我们准备了400多种产品,预计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
   电商模式由B2C向C2B转型
   曹县大集镇安堂村的安阁是从事影视演出服饰加工的老员工了,在电商刚刚在村子里发芽时,她便开始与缝纫机“打交道”。镇里的电商产业园成立时,她已经成了一名熟练工。
   “刚开始的时候,村里开网店的都是前店后坊的模式,我们这些工人也是从网店里拿货,回到自己家里加工缝纫,后来形成了产业园,我们便集中到生产线上工作了。”安阁说,“入园以后,实行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率都有明显提升。”
   产业园形成后,入园的电商企业经营愈加成熟,除了规模不断扩大、孵化新的微小企业外,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赵同安说:“入园前,我们这些电商企业的货物大多数都是由散户、农户生产,我们仅仅通过网店代销。规模化生产以后,85%以上的货物都是我们自产自销。不仅如此,现在我们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改变生产,由销售末端决定生产链。”
   赵同安说,以前,大集镇很多电商从业者对市场的理解比较浅,在产品款式的设计上一般是东拼西凑,做好的演出服饰“挂”在网上,等待消费者选购。“现在,大家优化产品的意识越来越强,经常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订制款式,或者根据当下的一些影视热点,在服装中添加新的时尚元素。”赵同安说。
   电商考虑用户购物体验和个性需求,其实恰恰是传统的B2C电商向C2B电商模式转变的体现。简单来说,就是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被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用户参与产品制造和体验的商业时代已经到来,这就是C2B电商模式。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17年,我市电子商务工作重点突出 “十大工程”,其中第一项就是“新实体经济引领工程”,要求搭建开放平台,引领我市传统电商企业主导的B2C模式向消费者驱动的C2B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
   “下一步,我们要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增加销售通道,借助新的电商模式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赢得更大的成交额。”赵同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