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快乐老人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06月2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看画展,赏文物,感受艺术之美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
   6月18日上午,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的数十位会员汇聚市博物馆,参观了由菏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菏泽市博物馆、菏泽市群众艺术馆、菏泽市美术馆、同喜堂艺术馆共同承办的《纯·境》——田言华中国画作品巡回展,现场感受“朦胧体”的叙事风格,相互交流彼此欣赏的观感。对于热爱书画艺术的“老年俱乐部”会员们,这是一次难得的欣赏名家作品并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参观后,会员们又参观了菏泽博物馆元代沉船以及出土文物,和博物馆镇馆之宝近距离接触。
  纯境亦梦境,感受别样风格之美
   6月18日上午9时30分许,离活动开始还有半个小时,“老年俱乐部”的多位会员早早来到菏泽博物馆展厅。“一直对书画很感兴趣,牡丹晚报每期的书画作品的报道我都剪下来保存,现在剪报就有七八本了。在报纸上看到这周有田老师的画展,一定抽时间过来欣赏一下。”家住菏泽广福小区的“老年俱乐部”会员李留成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记者了解到,田言华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菏泽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他曾在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地成功举办个展及巡回展。他的作品弥漫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和中国式的独特表达,作品外像朦胧、内容深厚、感情真挚,模糊的画面显露了画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记忆,极富“人情味”,给人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这次画展集中展示了田言华近十年来以山水、人物为主题的百余幅水墨精品力作。
   10点左右,田言华中国画作品巡回展正式开始。“我是书画爱好者,平时经常自己作画,和田言华也比较熟悉,他的作品非常棒,有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所有的画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我感觉展览主题不是纯境而是梦境更贴合。”“老年俱乐部”会员周咸亭对每副作品都观察得很仔细,不时和一起来的朋友进行交流。
   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会员代成俊无疑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位观众,白发苍苍的他手持一部平板电脑,在每幅作品前驻足,并认真地拍摄下来。代成俊告诉记者,他平时就特别喜欢书画艺术,自己也在学画。对他来说,每次参观画展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他要把每幅作品都拍摄下来,以便在家欣赏、学习。
  与元代文物零距离
   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会员参观田言华中国画作品巡回展后,又进入了元代木质沉船展览大厅,陈列在大厅里的一条木船吸引了所有“老年俱乐部”会员的目光。“我们这个元沉船长21米,宽3.4米,高1.8米,是目前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内河船,被誉为元沉船的活化石。”菏泽博物馆的讲解员向“老年俱乐部”的会员讲解元代沉船的发掘过程。
   据了解,《元代古船陈列》展示了气势恢宏的元代木质内河船,详细介绍了元代沉船出土始末、发掘出土的精美文物和元代木质内河船初步研究成果。而《元代沉船出土文物陈列》展出了元代沉船出土文物120多件,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玛瑙等珍贵文物,其中典型器物是3件元代青花瓷器,分别是元青花龙纹梅瓶、鳜鱼纹高足碗和元青花盘,重现了菏泽古代发达的河运文化和多彩的元代社会生活。这不仅在山东省是首次发现,而且在国内也非常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成功入选“2010年度中国十大文物事件”网络评选榜榜首。
   “看到沉船确实感觉挺大,通过沉船可以看到古代人的聪明才智,能造出这样的船的的确确不容易。出土的青花瓷也确实漂亮,听讲解员说价值2个亿,不愧是镇馆之宝。”“老年俱乐部”会员李留成告诉记者。
   活动结束了,“老年俱乐部”的会员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菏泽博物馆。这次活动不仅欣赏到了独特的书画之美,还与元代沉船和出土文物进行近距离了解、接触,深深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强烈的震撼感。很多会员表示会继续关注 “老年俱乐部”的活动,并对“老年俱乐部”接下来要开展的各种活动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