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08月1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网购热,商超冷“开学经济”线上线下两重天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韩 波
高校临近开学,无论对于家长而言,还是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准大学生来说,总想置备一些新“装备”,以新的面貌步入高校,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开学经济火爆”“开学引发攀比风”类似新闻,更多家长跟学生趋于理性,不再盲目准备“开学三件套”,同时,在本地不少商超发现,没有出现学生“购买潮”的现象。
在暑期,对于各大商场、超市来说,都会将视线瞄准学生群体,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产品,这些商品涵盖了衣物、电子产品、文具、书籍等;针对准大学生的商品则集中在“大件”上,其中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为主。
在菏泽银座商城一楼手机销售区域,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六七八三个月是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因为暑假恰好在此期间,学生成为购买的主力军,整体销量会增加一半以上。
今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王洛辉刚刚到手一部新手机。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通过购物网站“抢过来”的,要比在实体店里便宜两百元。
“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都是通过网购得来的,一方面可以淘到便宜货,另一方面还能对比电子产品的性能,比在实体店里转几圈却买不到合适的,要舒心得多。”王洛辉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像王洛辉这样,通过网络购买入学需求品的同学不在少数,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并慢慢占据了主流地位。记者也发现,在某购物网站上,不少店铺打出了满3000减300、家电狂欢节等活动,日销量明显增加。
某电脑销售商场经理刘悦认为,随着网络的发达,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和购物理念的转变,现在购物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的冲击,很多人并不选择到实体店铺购买,而是直接在网上下单。
“可以说,网店对实体店铺的冲击不小,不少实体店铺也正在缩小规模,或者线上线下一同发展。”刘悦说。
开学送给孩子什么样的 “大礼包”?准大学生家长们在遇到这个问题时,显得很理性。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跟儿子商量了“大礼包”的问题,虽然心里也想准备得“光鲜”些,却更考虑孩子的感受跟建议。
“跟孩子商量后,他觉得现在刚入学,没有必要买这么多电子产品,等过段时间再看看。”张女士说,“孩子的这种想法跟我们做家长的不谋而合,确实没必要给孩子购置那么多东西,而是按需购置,不能让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
菏泽学院心理学教授陈光磊认为,家长和孩子应多一些理性消费,少一些攀比心理。家长在为孩子准备“装备”的同时,更应该从心理上给予其关怀,并帮助孩子做好长远规划。只有让孩子自力更生,体会到“挣钱犹如针挑土”的艰辛,孩子才不会有“花钱犹如水推沙”的潇洒,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位置以及所处的阶段,适度消费,对其成长未尝不是件好事。
高校临近开学,无论对于家长而言,还是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准大学生来说,总想置备一些新“装备”,以新的面貌步入高校,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着近几年媒体连续报道“开学经济火爆”“开学引发攀比风”类似新闻,更多家长跟学生趋于理性,不再盲目准备“开学三件套”,同时,在本地不少商超发现,没有出现学生“购买潮”的现象。
在暑期,对于各大商场、超市来说,都会将视线瞄准学生群体,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产品,这些商品涵盖了衣物、电子产品、文具、书籍等;针对准大学生的商品则集中在“大件”上,其中以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为主。
在菏泽银座商城一楼手机销售区域,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从传统意义上来看,六七八三个月是电子产品的销售旺季,因为暑假恰好在此期间,学生成为购买的主力军,整体销量会增加一半以上。
今年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王洛辉刚刚到手一部新手机。他告诉记者,这是自己通过购物网站“抢过来”的,要比在实体店里便宜两百元。
“现在,很多电子产品都是通过网购得来的,一方面可以淘到便宜货,另一方面还能对比电子产品的性能,比在实体店里转几圈却买不到合适的,要舒心得多。”王洛辉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像王洛辉这样,通过网络购买入学需求品的同学不在少数,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并慢慢占据了主流地位。记者也发现,在某购物网站上,不少店铺打出了满3000减300、家电狂欢节等活动,日销量明显增加。
某电脑销售商场经理刘悦认为,随着网络的发达,以及现代人生活方式和购物理念的转变,现在购物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的冲击,很多人并不选择到实体店铺购买,而是直接在网上下单。
“可以说,网店对实体店铺的冲击不小,不少实体店铺也正在缩小规模,或者线上线下一同发展。”刘悦说。
开学送给孩子什么样的 “大礼包”?准大学生家长们在遇到这个问题时,显得很理性。
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跟儿子商量了“大礼包”的问题,虽然心里也想准备得“光鲜”些,却更考虑孩子的感受跟建议。
“跟孩子商量后,他觉得现在刚入学,没有必要买这么多电子产品,等过段时间再看看。”张女士说,“孩子的这种想法跟我们做家长的不谋而合,确实没必要给孩子购置那么多东西,而是按需购置,不能让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
菏泽学院心理学教授陈光磊认为,家长和孩子应多一些理性消费,少一些攀比心理。家长在为孩子准备“装备”的同时,更应该从心理上给予其关怀,并帮助孩子做好长远规划。只有让孩子自力更生,体会到“挣钱犹如针挑土”的艰辛,孩子才不会有“花钱犹如水推沙”的潇洒,让孩子正确认识自身位置以及所处的阶段,适度消费,对其成长未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