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0月2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5]

上、中、下士,总有一款适合你

□王西胜【经文】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wú);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lèi)。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yú),质德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miǎn)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老子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浅释】
   本章论述上士、中士、下士三种根基的人对待大道的不同态度,并列举十二个成语,揭示其原因。
   上乘根性之人,闻听大道,一闻即悟,一悟即行,立马知行合一,且勤修精进,时时不误。
   中根之人,闻听大道,似有所悟,却又仿佛没太多感觉,产生不了太大的触动,但也不反对、不质疑,有一搭无一搭的,学学挺好,不学好像也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总之不会太当回事。
   下根之人,闻听大道,根本不相信天下还会有“道”这回事,认为什么道不道的,都是些无稽之谈,不着边际,甚至认为修道之人很奇怪,很可笑。
   老子作为传道之人,对下根之人的这种嘲笑,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良好的心态,不但没有恼怒,还很平静地说了一句超级 “反者道之动”(充满了逆向思维智慧)的话,“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下士所嘲笑的话,道,还能成其为道吗?换句话说,他若勤行不笑,我又何必传道?!
   三种根性的不同态度,反应的是三类人在因缘、善根、福德三个方面的差异。因缘体现为你有没有机会闻听大道,善根体现为你有没有悟性听懂大道,福德体现为你有没有力量践行大道。
   “反者道之动”,大道运行所现之相,往往与其实质相反,故非人人能懂,亦非人人能行,更非人人都能持之以恒地去身体力行,并慎终如始,直至彻底证悟大道!
   “建言”,指格言、成语。老子引用了十二句古已有之的 “建言”,来说明大道之“相”与其“体”之间存在的巨大反差。
   第一组,三个成语,都与“道”有关: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明”,光明、清楚;“昧”,黑暗、愚昧。“进”,前进;“退”,后退。“夷”,平坦;“颣”,原义指丝上有疙瘩,引申为不平。明道、进道、夷道,是实质;若昧、若退、若颣,是现象。
   第二组,四个成语,都与“德”有关: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德若渝。“上”,高;“谷”,下。“广”,盛大;“不足”,有缺失。“建”,通“健”,刚健;“偷”,借作“愉”,薄弱。“质”,质朴;“渝”,本义为水由净变污,引申为变质。上德、广德、建德、质德,是实质;若谷、若不足、若偷、若渝,是现象。
   第三组,五个成语,都与“大”有关(形式上):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白”,纯洁;“辱”,染污。“方”,方正;“隅”,角。“器”,有用之物;“晚”,通“免”,无;“成”,圆满。“音”,万物振动产生的动静,谓之音;“声”,传递到人的耳朵里,谓之声。“象”,亚微观层面万物运行的全息规律;“形”,表现在宏观、微观层面的具体形态。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是实质;若辱、无隅、免成、希声、无形,是现象。大白若辱,是因为“和光同尘”;大方无隅,是因为“挫锐解纷”;大器晚成,是因为“大成若缺”;大音希声,是因为“听之不闻名曰希”;大象无形,是因为“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十二个成语的共同点,是表现形式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反。这是因为大道的本体,本来就是隐而不现,无法形容的;加之“反者道之动”的原理,始终在发挥作用。道的这些具有矛盾性的基本特点,对于习惯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 “眼耳鼻舌身意”去对接“色声香味触法”的人们来说,的确构成了学道悟道的一大根本性障碍,难怪会有人 “若存若亡”、有人“大而笑之”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道,终归是道,你学或不学,他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悟或不悟,他就在那里,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