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看菏泽·城事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1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5]

20亩玉米颗粒无收,我该咋办?

鄄城一农民欲讨公道,为保留证据,玉米一直长在地里;经本报记者协调,经销商同意协商解决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
  10月31日,家住鄄城县旧城镇东周楼村村民周林涛拨打牡丹晚报热线电话称,今年7月份他买了20袋玉米种子种在自己的20亩地里,可当别人开始掰嫩玉米棒吃时,他也跑到自家玉米地里,却看到玉米杆虽然长势喜人,但结玉米棒的少之又少。
   “我找到那个卖种子的人,可他说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种子的问题还得找代理商解决。代理商是找到了,没想到她拒不承认是自己种子的问题,而且说话特别蛮横无理。”周林涛无奈地说,“我们一家人就靠种地养家,现在为了保留证据,玉米一直长在地里,代理商也不给任何说法。实在没办法,只得向你们求助,希望能帮帮我。”
   昨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赶赴鄄城,进行调查采访。
  20袋玉米种,长出两个颜色玉米秆,红色的不结玉米棒
   11月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鄄城县旧城镇东周楼村,见到了愁容满面的周林涛。
   “这就是我那20亩玉米地。你看,别人家地里的小麦都已经发了芽,我家的地里还是这一大片不结玉米棒的玉米秆。”周林涛领记者来到自家地头,无奈地说。
   采访中,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周林涛今年40岁,去年他承包了20亩地开始种庄稼,本想着能改善家里的生活,让两个孩子和媳妇过上好日子,没想到因为这次种玉米而血本无归。
   今年7月份,周林涛从徐万山的手里买了20袋玉米种,全部种在了自家的地里,等到收获的时候,却发现出现了问题。
   “玉米秆长得很好,而且个个也出了苞,我就没在意。等别人家都开始吃嫩玉米时,我也准备去地里掰几棒给孩子吃,却发现20亩玉米地结出的玉米棒寥寥无几。”周林涛气愤地说,当时他就赶紧查看情况,发现地里的玉米秆有蹊跷,“青杆的,都结了饱满的玉米,而大多数玉米秆都发红,没结出一个玉米棒。”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林涛也说不清,他觉得应该是种子的问题,赶紧找到徐万山,徐万山却说自己就是一个打工的,要想解决问题还要找领导。随后,在徐万山的陪伴下,周林涛找到了代理这个品牌玉米种子的李冬梅。
   “李冬梅的态度非常强硬,她不承认是自己种子的问题,既不和我谈话,也不去我家的玉米地看。这事就一直耽搁着,我为了保留证据,也一直没动我的玉米地。”周林涛说。
  “其他80包种子没事,为何他的偏偏出问题?”
   11月1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徐万山,徐万山承认曾卖给周林涛20包玉米种,自己也去了周林涛的玉米地看过,发现玉米确实出现了问题。
   “这个事情我跟公司反映过了,而且也带着周林涛去找过公司领导,但领导说是不是种子的问题并不好说,而且公司卖出去的种子都不假。”徐万山说,他所在的公司名叫山东省顺城农业研究所,领导叫李冬梅。
   随即,记者又联系到李冬梅,当她听到此事时,态度很是激动。“我自己就包了几百亩地,我自家的地就种了这个种子,没有一点问题。当时我们公司进了100袋,卖给周林涛20袋,其他的80袋种子都没任何问题,为什么偏偏就他的种子出现了问题呢?我卖出去的种子都不假,没有任何问题。”李冬梅说,“再说了,周林涛并不能证明自己种的玉米种子就是我卖出去的,因为这件事已经影响到我的声誉却是实实在在的。”李冬梅说。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得知,周林涛家中并没有剩余的种子,他所买的玉米种子都已经种在了地里,唯一能证明的,是这些种子系李冬梅所卖品种;而要想断定确为种子问题,唯有去相关部门做鉴定,但时间长、费用贵,也不是周林涛这个庄稼汉能够承担的。
   最终,经过记者的耐心协调,李冬梅同意就此事与周林涛进行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