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年11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向坚守岗位的老警致敬!
□通讯员 杨庆霞
春去秋回、暑往寒来,额头那深深的皱纹,默默诉说着岁月沉淀的从警故事。他们都是进入“50”后的民警,有的已进入退休倒计时,可这些可敬可爱的老警们仍然坚持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献上对祖国、对人民的敬礼!
人物一:王文平
王文平,男,51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副所长。
他说:“九月份以来,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年轻民警负重前行,我们老民警能分担一点压力就分担一点。别人过节我们过关,为了人民公安事业和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苦点累点也值得。”
人物二:郭留军
郭留军,男,57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南路派出所利民社区菏建警务室警长。郭留军从事社区警务12年,扎根社区,立足本职,求真务实,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
他克服因病长期服药身体羸弱,容易劳累等不适症状,除每天做好自己片区的工作外,还主动请缨到菏泽长途汽车总站参与各项核查工作。领导顾忌他的身体不让他去,他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简称砖头哥,皮实,经折腾着呢。”
人物三:晁岳印
晁岳印,男,57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马堤口社区警务室警长。1998年9月从部队正营职转业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他无论是担任农村派出所副所长,还是担任城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警长,始终扎根基层,顽强拼搏,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他像一颗螺丝钉“铆”在基层,甘于奉献,被同事戏称为“螺丝钉”。
他总是说:“公安工作艰苦繁重,保平安任重道远,今年我57岁了,早应该回家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每当看到为群众办一点实事,解决一些难事,群众那张张笑脸,我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人物四:王琛
王琛,男,53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中意社区警务室警长。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对责任区情况熟、人脉广的特点,通过与相关人员拉家常、讲政策、说道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出事。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对重点场所、部位、人员进行检查,把每一件小事当做大事来抓。
人物五:高贤
高贤,男,51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派出所民警。自2009年以来,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奋战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
“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高贤常说的一句话,每当工作需要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高贤同志的爱人无工作,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自身又患有冠心病,可以说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不轻。可他从没有因为个人、家庭原因耽误过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忠诚保平安”的铮铮誓言,是全体民警学习的榜样。
人物六:辛跃进
辛跃进,男,59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北城派出所北辰社区警务室警长。辛跃进所负责的北辰社区就是菏泽人口中的“老北关”,该社区企事业单位比较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在日常警情中,纠纷类警情占了近百分之八十,“疑难杂症”较多,辛跃进被同志们戏称为“老中医”。
有人说他:“老辛,都快退休了,别能卖命了,歇歇吧。”他总乐呵呵地说:“基层工作四十年,忙忙碌碌不实闲,眼看就要六十岁,明年就要把休退,其他事情都不想,就为十九大站好最后一班岗。”
人物七:马全顺
马全顺,男,57岁,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高庄派出所民警。基层派出所事情多,纠纷调处、防盗防骗、治安巡逻、消防安全检查,各种工作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可是马全顺处理起来有条不紊,每件事都是办的妥妥的。他白天处理户籍业务,晚上则跟着参加巡逻,清查场所等任务,所里同志们纷纷为他点赞,说他真是老黄牛。
人物八:刘福增
刘福增,男,59岁,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南路派出所民警,单位领导同事都亲切的称其为“大哥”或“老刘”。
2018年,刘福增就该退休了,按照一般人的认识,“船到码头车到站”,应该享享“一份报纸一杯茶,轻轻松松过一天”的清福,但是老刘却依然天天上班,坚守本职岗位,以忘我的工作和饱满的激情,践行了人民公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彰显了牡丹公安的忠诚与担当。
其实,公安机关像这样的老民警还有好多好多,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尽力发挥着余热,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民警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年轻同事,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
春去秋回、暑往寒来,额头那深深的皱纹,默默诉说着岁月沉淀的从警故事。他们都是进入“50”后的民警,有的已进入退休倒计时,可这些可敬可爱的老警们仍然坚持认真站好最后一班岗,用实际行动献上对祖国、对人民的敬礼!
人物一:王文平
王文平,男,51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副所长。
他说:“九月份以来,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尤其是年轻民警负重前行,我们老民警能分担一点压力就分担一点。别人过节我们过关,为了人民公安事业和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苦点累点也值得。”
人物二:郭留军
郭留军,男,57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南路派出所利民社区菏建警务室警长。郭留军从事社区警务12年,扎根社区,立足本职,求真务实,把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把普通的事做得不普通。
他克服因病长期服药身体羸弱,容易劳累等不适症状,除每天做好自己片区的工作外,还主动请缨到菏泽长途汽车总站参与各项核查工作。领导顾忌他的身体不让他去,他说:“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简称砖头哥,皮实,经折腾着呢。”
人物三:晁岳印
晁岳印,男,57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马堤口社区警务室警长。1998年9月从部队正营职转业参加公安工作至今,他无论是担任农村派出所副所长,还是担任城区派出所社区警务室警长,始终扎根基层,顽强拼搏,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维护社会治安第一线,他像一颗螺丝钉“铆”在基层,甘于奉献,被同事戏称为“螺丝钉”。
他总是说:“公安工作艰苦繁重,保平安任重道远,今年我57岁了,早应该回家抱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了,可每当看到为群众办一点实事,解决一些难事,群众那张张笑脸,我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福”。
人物四:王琛
王琛,男,53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南城派出所中意社区警务室警长。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对责任区情况熟、人脉广的特点,通过与相关人员拉家常、讲政策、说道理,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不出事。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对重点场所、部位、人员进行检查,把每一件小事当做大事来抓。
人物五:高贤
高贤,男,51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派出所民警。自2009年以来,他始终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公安工作的无限热爱,奋战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
“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高贤常说的一句话,每当工作需要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总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前者。高贤同志的爱人无工作,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自身又患有冠心病,可以说压在他身上的担子不轻。可他从没有因为个人、家庭原因耽误过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忠诚保平安”的铮铮誓言,是全体民警学习的榜样。
人物六:辛跃进
辛跃进,男,59岁,中共党员,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北城派出所北辰社区警务室警长。辛跃进所负责的北辰社区就是菏泽人口中的“老北关”,该社区企事业单位比较多,治安形势比较复杂,在日常警情中,纠纷类警情占了近百分之八十,“疑难杂症”较多,辛跃进被同志们戏称为“老中医”。
有人说他:“老辛,都快退休了,别能卖命了,歇歇吧。”他总乐呵呵地说:“基层工作四十年,忙忙碌碌不实闲,眼看就要六十岁,明年就要把休退,其他事情都不想,就为十九大站好最后一班岗。”
人物七:马全顺
马全顺,男,57岁,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高庄派出所民警。基层派出所事情多,纠纷调处、防盗防骗、治安巡逻、消防安全检查,各种工作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可是马全顺处理起来有条不紊,每件事都是办的妥妥的。他白天处理户籍业务,晚上则跟着参加巡逻,清查场所等任务,所里同志们纷纷为他点赞,说他真是老黄牛。
人物八:刘福增
刘福增,男,59岁,现任菏泽市公安局牡丹分局牡丹南路派出所民警,单位领导同事都亲切的称其为“大哥”或“老刘”。
2018年,刘福增就该退休了,按照一般人的认识,“船到码头车到站”,应该享享“一份报纸一杯茶,轻轻松松过一天”的清福,但是老刘却依然天天上班,坚守本职岗位,以忘我的工作和饱满的激情,践行了人民公安“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彰显了牡丹公安的忠诚与担当。
其实,公安机关像这样的老民警还有好多好多,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尽力发挥着余热,他们用行动诠释着民警恪尽职守、乐于奉献的高贵品质,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年轻同事,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