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1月03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关于“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整理/王西胜
   问:王老师好!《论语·颜渊第十二》中有一章: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èn),肤受之愬(sù),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查了一下翻译,几个版本对“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解释得都不一样,我也看糊涂了,能不能请您给澄清一下,开示一下?拜谢!
   答:谮、愬,都是说坏话的意思。
   有些坏话水平低,一听便知,不受欺骗;有些坏话水平高,不易辨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接受,并信以为真了,等你发现时,已如水之悄然润物,亦如皮肤积累尘垢,来不及了。
   若人辨别力强,令再高明的坏话都不能影响自己,可谓是明白人、有远见的人。
   问:子张问的是“明”,为啥孔子又多解释了“远”?
   答:孔子热心肠,“买一赠一”不行吗?
   问:不佩服不行,原来这么简单,谢谢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