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娱圈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7年12月1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4]
著名诗人余光中去世

他曾说生命的终结是返回故乡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972年,44岁的余光中写下这首《乡愁》,这是大陆读者对他最熟悉的作品。据媒体消息,昨天,余光中在中国台湾高雄市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52年,余光中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他的诗文作品广泛为两岸三地的教科书收录,如《乡愁》、《我的四个假想敌》、《听听那冷雨》;多篇诗作更屡经李泰祥、罗大佑等人谱成歌曲传唱。
   他驰骋文坛超过半个世纪,涉猎广泛,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大家、著名批评家和优秀翻译家。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 《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 《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很多人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上世纪后期的 《乡愁》。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二十余岁。事实上,余光中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余光中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光中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
   他诗文的主题,多离不开“离乡”“乡愁”“孤独”“死亡”,读他的诗,迎面而来的是一种入骨的苍凉与顽强。1966年,不到四十岁的余光中写了《当我死时》。诗中,他想到生命的终结是返乡,回到最初的自己,踏上当年的故土。
  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