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看菏泽城事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5月30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7]

儿子出车祸高位截瘫,坚强妈妈放弃一切陪同就医求学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 静
   虽年仅12岁,但蹦蹦跳跳对于许恩泽来说早已成了奢望。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许恩泽颈部以下失去了知觉,成为高位截瘫患者。从那一天起,作为母亲的焦胜楠就成了全职陪护妈妈,坚强地守护着儿子,就医求学。5月29日,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对坚强的母子,倾听他们这6年来的感人故事。
  校园陪读,她和儿子成为一道“风景”
   5月29日上午9时2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牡丹区太原路小学的孩子们像小鸟一样“飞”出了教室。和其他班级不同的是,4年级2班的同学下课后都围着一个坐轮椅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许恩泽。
   因为住院治疗耽误了课程,许恩泽要比班里其他孩子大两岁,长期坐在轮椅上也让他看起来稍显肥胖。不过,同学们不仅不会嘲笑他,反而都很热情地提供帮助,课下还和他一起玩耍。听说许恩泽想上厕所,在他的妈妈焦胜楠赶来之前,同学们已经把他推出了教室。因为行动不便,焦胜楠为儿子在走廊东头的一个角落里安置了一个“马桶”。
   “我每天都在学校陪着孩子,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想上厕所,都会给我打电话,我也能及时照顾。”焦胜楠说,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孩子现在已经能自己借助工具从轮椅上挪到 “马桶上”或者座位上了。上完厕所,焦胜楠会利用课间时间为儿子做腿部按摩,让他试着站一站。班里的孩子们则围着这娘俩说一些趣事,大家时不时哈哈大笑。听说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要给许恩泽拍照,同学们都围着他挥着小手、摆出各种调皮的姿势……
   看到这个场景,焦胜楠忍不住流下眼泪,喃喃地说:“我们娘俩能走到这一步真的太不容易了,孩子的命真的是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
  突遭车祸,他年仅6岁便高位截瘫
   焦胜楠家住东明县刘楼镇春亭村,孩子出事前,夫妇俩在村里开了个小商店。忆及孩子的出事经过,她不禁热泪盈眶。
   那一天是农历八月初二,阳历9月17日,焦胜楠说她记得特别清楚。“孩子他爸上午出去送货,可一上午就送出去两箱,回来后心情很不好。”焦胜楠说,儿子恩泽那时虽然只有6岁,但很懂事,他看到爸爸心情不好就出去了,可刚出门,就响起刺耳的急刹车声。“我家门前就是公路,等我跑出去时,孩子已经被撞出30米远。”想起当年的场景,焦胜楠满脸泪水,对孩子的疼惜之情溢于言表。
   “看到当时的惨状,很多人都说这孩子没救了。”焦胜楠说,令她和丈夫欣慰的是,孩子在送医院的途中出了一口气,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从东明县医院到菏泽市立医院再到济南齐鲁医院,只要听说哪里治疗得好,我们就带着孩子去。”焦胜楠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孩子在齐鲁医院做手术时,她们夫妇俩在手术室外等了6个小时,这6个小时比6年还难熬,因为他们怕孩子进去以后再也出不来了。
   “做完这次手术,孩子没有明显好转,我们又带着他赶赴北京。因为孩子年龄太小又是高位截瘫,当时北京很多医院都不收,我和他爸不知道哭了多少次。”焦胜楠说,最后北京天坛医院收留了孩子,手术进行了四个小时,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医生从手术室出来的那一刻,给了她一个胜利的手势,当时的她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给孩子治病,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就剩下三间屋子。用焦胜楠的话说,如果房子有人要,也早被卖了。“到目前为止,为给孩子看病已经花费了300多万元。”焦胜楠说,总在北京待着也不是办法,为了方便给孩子做康复,她学起了按摩、导尿等,并于三年前带着儿子回到了菏泽,在市中医医院做康复治疗,并在附近租了间平房。通过亲戚介绍,恩泽的爸爸去了一家检测公司上班,每天爬塔吊进行安全监测,一个人负担了全家的生活开销。
  愿望达成,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下学
   在给孩子做康复期间,焦胜楠每天都会腾出一小时教他学知识。其间,许恩泽也表示想去学校上学。为满足孩子的心愿,2017年年初,焦胜楠开始带着儿子四处求学,却屡屡被拒。
   去年8月份的一天,焦胜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牡丹区太原路小学校长袁琦的办公室,说明情况,袁校长接纳了孩子,并通过测试把他安排在了四年级。
   为了让许恩泽尽快融入班集体,在他来学校之前,袁校长在班主任例会上专门介绍了许恩泽的情况,让学校全体师生不歧视、不孤立许恩泽,在学习上积极帮助他。“开学第一天,老师、同学们都欢迎我,很多同学还给我送了礼物,让我感觉很温暖。”许恩泽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他最高兴的是,校长和班里的老师、同学还一起为他过了12岁生日,这是他最难忘的一个生日。
   焦胜楠在太原路小学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每天五点半起床为孩子做按摩,提前半小时把他送到学校、班级。儿子上课期间,焦胜楠在学校里帮着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上午11点半儿子放学前,焦胜楠早早地准备好支撑器、行走器,等其他孩子都走了,她再带着儿子一起下楼。
   “为了给儿子提供方便,袁校长想把四年级二班从三楼挪到一楼,被我拒绝了。”焦胜楠说,她不想因为自己的孩子麻烦整个班集体,况且孩子每天上楼下楼还可以锻炼身体,有助于康复。
  师生关爱,孩子在学校里恢复得更好
   “孩子在学校里很开心,身体恢复得也快,上学前自己还坐不稳,现在不仅能坐稳还能自己借助工具站起来。”焦胜楠说,以前都是她逼着孩子做康复训练,现在都是孩子积极主动地做,看到孩子的变化,她心里也很高兴。
   “孩子刚开始来的时候,非常内向,不与人说话,现在比之前开朗多了,也经常和同学交流了,变得更加坚强了。”焦胜楠说,“现在,他自己可以干的事,都不用我帮忙了。”
   骑电车带着儿子上学校、扶着孩子上楼梯、推着儿子去教室、照顾儿子的衣食住行,这样的过程日复一日,对焦胜楠而言已轻车熟路。每天,焦胜楠都要带着儿子跑2个来回,风雨无阻,不离不弃。
   在妈妈的精心照料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许恩泽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思想品德得了100分,科学考了全班最好的成绩。“除了体育课之外,恩泽其他的课都上,数学上次考了98分,并且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数学老师袁园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恩泽到我们班之后,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帮助他,这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全班的凝聚力。”
   “和同学、老师在一起我很开心。现在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通过好好做康复、好好学习来回报老师、报答妈妈。”许恩泽说,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站起来,用实际行动去报答所有帮助过他的人。
   采访结束时,焦胜楠说,儿子虽然现在胳膊能动了,也能自己穿衣服吃饭,但脖子以下仍然没有知觉,她希望通过本报寻得治疗高位截瘫的名医,让孩子早日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