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乡土家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7月0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9]

割草

□管廷军
   城里长大的孩子体会不到农村孩子割草的感受。
   小时候家里喂了很多只山羊,因为年纪小,没有体力,干不了农活,所以一进入夏季,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割草喂羊。而在冬天,山羊的食物只能是干草或干树叶了。
   老家地处平原腹地,几乎没有空闲地,全部都种上了庄稼,所以草也不会长得很高。割草的工具不是镰刀,而是用小铲子,应该是“铲草”。盛草的工具叫粪箕子,是农村必不可少的家庭农用工具,开始是用来捡拾狗粪、猪粪等用的,所以叫“粪箕子”,但多数情况下会用于扛、背一些农用的东西。粪箕子不同于背篓,是单肩背的,农村家家都有。现在这种农具在农村也几乎见不到了,以后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只能去民俗博物馆看了。时代的变迁,出现了很多新东西,也淘汰了很多东西。消失,是因为用不着它了,这也符合物竞天择的规律吧。
   用粪箕子装草是件很有技术的活,我就不太会装草,经常在背回家的路上草就散落了,还得重新整理,很是麻烦,心里也会很懊恼。堂姐最会装草了,她会把草捋顺,并合理地摆在粪箕子下面的筐中,然后压实,一层压一层,一直到粪箕子的系处,十分整齐好看。和她一起去割草的时候都是她帮我装好,一次也没有散落在路上。
   能有一把锋利的小铲子,也是小伙伴们非常羡慕的事情,用锋利的小铲子割草,速度要快很多。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小时候总觉得我们村地里的草很少,想要割到很多草就需要寻找很多地方,或许是我们村里的人均土地划得少,每人只有一亩半,大人们辛勤耕耘,长不了草;也或许是土壤贫瘠,连草都长不起来,总之很多时候去割草,多是装不满粪箕子。现在骑车去乡间逛游,有时会发现一片青草,心想:要是小时候能找到这么好的青草,心里该有多高兴啊。
   我们村里的草少,邻居小伙伴们就会结帮去几里地之外的其他村的田地里去找草,因为听大人说某某村地里的草都长荒了 (意思是草比庄稼旺盛)。因为太远,是不能用粪箕子去扛草的,毕竟小孩子的体力是有限的。我们就会拉一辆地排车去,当然一路上也会天南海北地聊一些新鲜事。我是很少说话的,一般都是听他们胡咧咧。往往这时候我的职责是看地排车子,不用去割草,毕竟那时地排车也是一件重要的农具,万一被人偷走了就得不偿失了。我会在地里面捉蚂蚱玩,有时会掰掉蚂蚱的长腿,看看它怎么往前走,现在想想也够残忍的。他们割完草后,每人都会分给我一些,让我也不空手而归,算是给我看车的报酬。
   时光飞逝,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们大都已经当了爷爷奶奶,他们的孙辈再也不用去割草了,只是那辛苦和欢快的童年岁月值得回味和留恋。
   那时候养的羊是鲁西南青山羊,要是有个其他颜色的山羊,还是比较稀罕的。现在,家里青山羊早没有了,父亲还在老家养了几只羊,但都是杂交的白羊了。
   自己童年的经历和往事,会时常忆起,有快乐,有辛苦,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留在心里,慢慢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