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牡丹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8月17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0]

一地苍黄

□李同书
   夏秋之际,影子在日光中开始逐渐拉长,空气流动的声音清脆而质感,庄稼停止拔节的叙述,用成熟的姿态演绎故事的结局,色彩在季节的更迭中悄悄发生变化,无边无际的苍黄精心地涂抹大地,世界像一个初嫁的新娘,丰满而羞涩地朝我们走来。
   年少的我们喜欢把姑姑想象成秋天的使者,漂亮的姑姑长着一双翅膀,驮载着让我们垂涎欲滴的美食,携裹着温暖的苍黄款款而至。直到天气变凉,庄稼要收割了,奶奶才告诉我们,姑姑捎来了信,她要来看我们了。艰苦的日子使我们的想象像干瘪的秕子,姑姑是唤起我们希望的原种。因为有了姑姑的到来,日子同季节一样变得丰富起来。姑姑带来了蒸馍、油条、糖果,奶奶每人一份分给我们,我们吃完了,意犹未尽倚在门框上,吮着指头听姑姑和奶奶唠嗑。奶奶嫌烦,轰麻雀一样撵我们走,她大概不想让我们参与大人的话题。姑姑拿出被奶奶藏起来的东西,一边重新分给我们,一边为不能满足孩子们而自责,“等以后日子过好了,你们想吃啥,俺给你们拉一车。”此后才知道,姑姑家的孩子们都大了,个个像喂不饱的小猪娃,睁开眼就要吃的,日子大不如从前。姑姑和姑父一天到晚地干,年底分红,还要掏自家腰包买口粮,姑父一咬牙,卷起铺盖上了水库工地,直到年关也没有回来。那一年,姑姑一家在工地过的年。
   日子像一根燃尽的火把,湮灭了我们希望的火种。姑姑苍老憔悴了许多,秋天的温暖成了记忆,一对漂亮的翅膀在我们的意识里变成了一件破衣衫。姑姑像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再也没有给年少的我们提供更多的物质食粮。
   时间的河流总是在夏秋之际更充盈起来,沉甸甸的收获在一个体制更趋于完美的时代得到印证。姑姑来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奶奶年已耄耋,越来越依靠外界的力量生活。富裕起来的姑姑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伺候晚年的奶奶,姑姑尽心而谨慎,每天不断变着花样调理奶奶的生活,今天给奶奶做手擀面,明天给奶奶炸糖糕。用姑姑的话说,生活好了,把以前的亏空补回来。放学回来,姑姑把馍筐端到我们面前,饿了吧,吃吧。姑姑的语气慷慨、豪爽,透着满满的幸福和骄傲,脸上洋溢着微笑,让我们想起曾经拥有的记忆。那一地成熟的苍黄,是姑姑给予我们的憧憬。姑姑一直陪伴着奶奶,除了那一地苍黄海浪一样涌来,姑姑要回去收获。奶奶理解姑姑,她像听话的我们,静等姑姑收获的消息。姑姑说起收获总是充满喜悦,用手画了个山的形状,她告诉奶奶,粮食堆成了山。奶奶笑了,姑姑也笑了,开心的笑声淹没在意识的苍黄中。
   晚年的姑姑脸色红润,头发乌黑,但意识混淆,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奶奶三周年祭奠过后,老家再没有亲人,姑姑似乎完成了她做为这个家庭成员的位置转换,再也没踏进老家一步。在姑姑缺席的日子里,我们各奔东西,老家的院落逐渐破落,曾经带过我们的那一地苍黄斑驳迷离,在岁月的磨砺中渐渐失去了底色。
   逢年过节,做为晚辈的我们去看姑姑。姑姑依然脸色红润,头发乌黑,这是生活养育的结果。姑姑用一双空洞的眼睛打量着我们。表哥表姐们笑问姑姑,认识不认识我们,姑姑一脸笑容,说,认识认识。我们叫什么,表哥表姐们继续考验姑姑。姑姑拉着我们的手,答非所问,“别走了,我去给你们做手擀面。”
   表哥表姐们把我们拉到沙发上坐下,给我们讲姑姑的趣事,说姑姑成天念叨她的老家,说庄稼黄了,该收了,要回去帮家里人收割。姑姑的意识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一地成熟的苍黄,成了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色彩。
   我的永远的深入骨髓的至亲,我的姑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