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健康家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8月2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立秋疾病好发,预防重在当下

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凉爽,随之市内多家医院门诊肠胃疾病患者开始增多。专家提醒,目前,秋季最常见的肠胃疾病、“热伤风”和心血管等疾病已进入高发期,正确防病要重视,科学保健正当时。
   预防“热伤风”与肠胃病,也要警惕“秋燥”
   专家介绍,秋季一防“热伤风”。秋季天气渐凉,不少人早早就添加衣服,唯恐伤风感冒,却不知这样反而易患 “热伤风”。常言说“春捂秋冻”、“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人体体温调节是皮下毛细血管的收缩与扩张来实现的,让机体自然适应环境,有助于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所以秋季是否多加衣物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质决定。
   二防肠胃病。人体受冷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甲状腺素、肾上腺皮激素等分泌增多,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另外,秋季阳气弱阴气长,也使肠胃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易乘虚而入,损伤脾胃,导致肠胃疾病。有胃病的人要多参加一些锻炼活动,以改善肠胃道的血液循环,增强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并注意腹部保暖。吃东西要定量、定时,少吃冷饮和瓜果,避免过热、过硬、过辣食物,以防加重胃疾。由于人体为了适应天气由热转凉的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改变,因此,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感冒。
   另外,进食宜简不宜繁,可多吃一些带有温补性的牛、羊、狗肉之类,以温补血气、增强体质抵抗力,起到润泽脏腑、养颜护肤的效果。
   三防温燥、凉燥。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称之为秋燥。临床上秋燥分为 “凉燥”、“温燥”两种类型。具体来说,温燥是感受秋季天旱燥气而发病,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临床上表现有发热、头痛、少汗、干咳、咽干、鼻燥、口渴、舌质偏红、脉搏快等症状。凉燥则是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临床表现有轻度发热、恶寒、无汗、皮肤干燥、舌苔白等症状。
   避免秋燥,要做好预防工作: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另外,还要注意避免进食过多,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秋季易发脑中风,高危人群要做好预防
   专家介绍,除了预防以上几种疾病外,还要预防脑中风。中医认为,人和环境是一个整体,外界气候的变化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恶劣的天气可以使人体的血管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气温骤降,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使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寒冷刺激还会使血液中凝血因子含量增高,引发脑血栓。因此,秋季也是脑中风最容易发生的季节。
   专家介绍,一般来说,人在凌晨2点至6点时的血粘度最高,此时温度最低,受冷就更易发生中风,尤其是10月末至11月初是高血压病发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据临床统计,90%以上的中风病人有高血压病史。因此,专家提醒,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在冷天注意保暖,及时增加衣、被和添置保暖设施,睡前也宜用热水泡泡脚,时刻做好降压防备。只有了解疾病,才能有效地治疗和预防。 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