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独家调查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8月29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50年后再聚首,老知青重返“第二故乡”追忆激情岁月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201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对于广大知青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年份。
   从1968年至1978年,全国有2120万城镇知识青年奔赴农村和边疆。如今,他们大多60多岁,老有所养安享晚年。然而,他们在农村度过的那段特殊时光,有艰辛也有欢畅,有付出也有收获,作为一个年代的符号永远留在这代人的记忆中。
   1969年,菏泽地区部分知识青年插队到当时的吕陵公社贾坊大队,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8月22日,在牡丹晚报组织下,16名当年插队到贾坊大队的知青,重返故地,感恩乡亲,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离别50年,16名知青故地聚首
   菏泽高新区吕陵镇在1969年叫菏泽县吕陵公社。这一年,吕陵公社贾坊大队迎来了26名风华正茂的青年。
   他们是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投身农村建设的,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15岁。
   在以后的几年里,这群青年与村民一起吃住、一起劳动,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时光荏苒,如今,那群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已经变成头发斑白的老人。对他们而言,吕陵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当年,吕陵公社贾坊大队党支部书记孙纪贤带领全体干部群众接受了这群知青。对于当时的场面,他至今历历在目。
   “贾坊有个林场,一开始,我们把知青安排到林场工作,由林场的老职工教他们生产劳动。”孙纪贤回忆道,知青在吕陵公社上的第一堂课是忆苦思甜,在林场集合起来,邀请贾坊的老革命老农民讲述过去的事情。
   半个世纪后的2018年8月22日,来自菏泽城区和鄄城的16名知青,在天香公园集合后,乘车前往菏泽高新区吕陵镇。
   多年没见的他们,一见面就相互聊着这些年的生活和工作,有的虽然几十年没见过面,但还是一眼就能认出彼此。
  这里,还有多少当年的印记?
   “看,前面就是吕陵公社了,现在叫吕陵镇!”
   “不会吧,我记得这一片都是荒地,哪有这么宽的路、这么多的房子呀?”
   ……
   沿市中华路西行,刚一进入吕陵镇辖区,中巴车内就沸腾了,有人忙戴上老花镜望向窗外寻找曾经熟悉的点点滴滴,有人举起手机、打开相机录下沿途风景,有人触景生情地说起当年的往事……
   “林场就在贾坊大队的小河边,那里有桑树、桃树、柳树……”对于当年的这些事,知青何淑俭时至今日仍记忆犹新,“林场里的十几个老职工,个个都是生产劳动多面手。老场长贾金生是1938年入党的老党员,带领我们种植、嫁接桑树、采摘桑叶、养蚕,有什么活就干什么活。”
   在这些知青的记忆里,后来,为让他们进一步接触群众、体验生活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贾坊大队负责人把他们安排到各村生产队。在那里,知青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三次上水利工地,他们记忆深刻
   上午9时,知青赶到吕陵镇王楼村。村委会大院里人头攒动,村里的老人已经等候多时。
   知青一下车,大家就一拥上前,寻找熟悉的面孔。拥抱、握手是让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感动的两个动作,开心、感慨……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接二连三发生,一双双握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时隔50年,再次回吕陵,知青们感慨颇深,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那个年代。
   “到了生产队,我们开始搭伙做饭,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最初,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确实有很多困难。”知青高中华回忆道。
   在高中华的脑海里,三次上水利工地最深刻。
   “我们最远是去的成武苟村。当时,我们带着柴草、口粮、衣被,拉着板车从贾坊出发,徒步一百多里赶到工地——红卫河第六期工程。我们每人一辆车拉土,后期还需要爬很高的坡,经常晚上加班,经过50多天的苦工,终于通过验收。”高中华回忆道,“在河边修过大坝,在林场养过蚕卖过水果,在村里掏过厕所拉过牛车,在地里拉过石磙……当年的知青生活,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城市青年改造成无所不能的农村多面手。”
   “那段日子,吃苦很多,收获更多,身体锻炼得更壮实了,后来到其他工作岗位上都不觉得苦了。”许多知青表示,“不后悔做知青,那是一生的财富。”
  炸面泡、老咸菜,乡亲们的照顾暖了知青一辈子几十年不见,知青和乡亲们有说不完的话。“生活条件很不好,我们一开始不知道省着吃,经常到后期口粮很拮据,都是乡亲们帮衬着,或者叫我们到家里去吃饭,或者做好饭送过来。”当年分到王楼大队的知青侯杰,仍然记着乡亲们的好。
   “对于王楼,知青很有感情,当年大家吃的是红薯做的主食。端午节,王楼家家炸面泡,一炸好就先给知青送过去。知青那时候才十几岁,我们都把他们当作自家的孩子。”村民王学书回忆道,他家就是知青的家,知青生病时都能吃到他娘做的面条和鸡蛋。
   在这些知青的记忆里,当年,他们来到各生产大队后,有的自己住,有的居住在村民家。村民对知青十分关心,每个生产队都安排专人指导知青做农活、做饭,使他们尽快度过劳动关和生活关。
   知青打听以前那些老人的状况,对他们当年的照顾表示感谢。
   有位老人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到村委会。“当年受嫂子照顾很长时间,我必须过去看看。”知青吴春跃执意去探望。
   “这以前是8队的地方吧?砖厂是不是在前边?”一路上,吴春跃看着路边的建筑回忆起当年的情况,“路是泥泞路,房子也是简陋的房子,连砖房都很少,现在最差的房子也比当初的要强许多倍。”
   “嫂子,还认识我不?我过来看您了!”一走进当年曾帮助自己的村民王铁锤家,吴春跃没进堂屋就喊起来了。
   虽然多年未见,老嫂子还是直接喊出了吴春跃的名字,两个人紧紧地握住手,有说不完的话。
   “当年,我在这边多亏了嫂子照顾。每当吃饭时,嫂子都拿出平时不舍得吃的老咸菜给我们,逢年过节还让我们带回家吃。知道家门了,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说起往事,吴春跃非常感动。最后,他要了老嫂子的联系方式并合影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曾经奋斗过、熟悉的林场,如今去了哪里?
   离开王楼村,知青一行前往奋斗过的老林场,去看望老林场职工。
   “当年的林场很大,说是林场,但什么东西都有,有果树,还有一部分地,还养了猪、羊等家畜。有一段时间,我负责喂养,还接生了十几只猪仔、4只小羊羔。”高中华是在林场工作时间最长的知青,对林场的地理位置和当年的状况了如指掌。
   经过几位知青的指点,中巴车终于来到林场原址,这里已经盖起来不少房屋,变成了居民区。知青向周围的居民打听,除了几位老人还记得这里以前是林场,年轻人则全然不知。
   “看,这里是不是以前机井的地方?”知青彭合生指着一处长满杂草的地方问。几位知青再三确认,那里就是机井的位置。
   彭合生清楚地记得,当年为了灌溉,在林场打了一部分机井。如今,大部分地方是拔地而起的两层小楼,哪里还有当年的机井呀!
   “当年的林场都没有了,一点儿熟悉的东西也没有了。”几位知青在周边溜达了几圈,还是凭借印象确定这里就是曾经奋斗、工作过的林场,物是人非再也没有熟悉的地方。知青们在机井的位置合影,算是对往事的纪念吧!
  菏泽知青联谊会,为知青交流牵线搭桥
   一上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到了分别时刻,知青与乡亲们手拉着手迟迟不愿离去。
   回到战斗过的地方看一看,知青了却了一直以来的夙愿。知青朱纪海说:“吕陵
   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对这片热土爱得深沉,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过得越 来越好,我们也十分欣慰。以后,我们一定常回家看看!”当年的26名知青,只来了16名。高中华感慨地说:“有些人已经不在了,还有的身体不好,还有的在外地 。 不过,能凑齐这么多人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就在聚会前,还有一位知青刚去世。为了联络方便,他们建立了微信群,把活动照片发到群共享,并约定每年都相聚。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全国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中老年人,牡丹晚报组织了此次活动。据活动组织者、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主任谢广轩介绍,参加活动的只是部分知青,今后,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将牵头组建菏泽知青联谊会,邀请全市知青加入;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将不定期地组织旅游、重返插队的地方、举办座谈会等活动,丰富知青们的业余生活。“牡丹晚报老年俱乐部服务电话为13176117661,希望知青、身边有知青朋友的中老年朋友,联系我们。”他说。
   本次活动得到吕陵镇党委书记何中东、副镇长秦洁的大力帮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