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健康家园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09月1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体重较重的人,为何易得高血压?

□通讯员 商羽彤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影响全球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已从1990年的第四位跃升为2010年的第一位。
   据菏泽市疾控中心调查资料统计,2002年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到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达25.2%。肥胖可以导致人体多重代谢和激素状态失衡,近年其患病率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1992-2002年我国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上升了38.6%和80.6%,到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表明中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达到30.6%、12.0%和40.7%。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已有研究者注意到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密切;Framingham心脏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进一步证实了肥胖可以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大家,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危险因素,而且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肥胖与高血压常常合并存在,不仅增加血压控制难度,还促进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超重/肥胖的判定标准
   超重/肥胖程度最简易的判定指标是BMI(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是用体重数(kg)除以身高数(m)平方得出的数值。
   我国成人的BMI数值判定:体重过低:<18.5kg/m2,体重正常:18.5-23.9kg/m2, 超 重 :24.0-27.9kg/m2,肥胖:≥28kg/m2。
   有多项研究提示体重每增加5%,高血压的风险便增加20%-30%,且高血压患者体重增加的可能性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肥胖者的高血压发病率为78%,女性为64%。此外,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肥胖也会增加难治性高血压的风险。
   BMI及腰围与高血压前期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超重及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前期的概率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倍。某项关于肥胖人群的试验中,超过一半的试验者处于高血压前期,且轻微的体重减轻即可使血压降至安全范围。
   男性超重和肥胖将导致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分别上升22%和28%,女性分别上升16%和28%。男女性超重和肥胖人群的4年高血压发病风险是正常体重人群的3.1倍和2.1倍,BMI每增加1kg/m2,未来5年的高血压发病风险增加9.0%。
  肥胖相关性高血压
   高血压与肥胖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且减肥有助于降压,则称之为“肥胖性高血压”或“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肥胖相关性高血压血压的诊断切点为≥140/90mmHg,且选择合适的袖带准确测量血压也尤为重要。肥胖相关性高血压是一类继发于肥胖的特殊类型高血压,控制体重能有效降低血压。
   控制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的重要防控手段。营养干预的原则为控能量平衡膳食,强调每日能量摄入总量控制、营养素分配均衡、限盐、限酒、戒烟。运动干预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性训练,强调要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心肺功能、运动系统功能、目前身体活动水平、个人兴趣等,遵循循序渐进、安全第一、及时调整方案的原则,合理制订运动处方。
  不可忽视儿童与中青年超重/肥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迅速提高,成为当今影响儿童健康的主要难题之一。儿童体内的脂肪沉积分布情况与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成正比相关,肥胖儿童普遍存在血脂代谢紊乱,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成为成年后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因素之一。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意识不到儿童高血压的危害性,虽然轻度高血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会无任何症状,但会逐渐造成人体血管、心脏、大脑和肾脏损害,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超重和肥胖所导致的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而中青年超重和肥胖人群是高血压防控中容易被忽视的亚健康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