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0月18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上官超英:“超大写意”,随心赋彩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牛 腾
   上官超英,1957年1月生于山东菏泽。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曹州书画院副院长。1986年毕业于山东纺院美术系。1987年任山东菏泽曹州书画院业务副院长。1987年提出“超大写意”艺术构想并付诸创作实践。先后获“中国花鸟画成就奖”,“俄中友谊贡献奖”,“山东省泰山艺术奖”等。2006年被读者评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及“中国书画报道”年度人物。2012年被评为“3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书法家”。
   提起“超大写意”画,就不得不提起菏泽一位大名鼎鼎的画家上官超英。他在近四十年来从工笔、没骨、小写意、大写意画的探讨和实践中走来,在充分研究传统、民间、西方艺术的基础上,以中国画发展的历史为鉴,以“超大写意”画的独有风格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独树一帜,并得到美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理解和认同。
  系统学画,奠定其绘画风格
   10月17日上午,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菏泽城东的上官超英艺术工作室,经过深入交流后,记者跟随他的思绪一起追溯菏泽美术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变化。
   上官超英于1957年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农校干部家庭,幼年时家教甚严,高中毕业后到菏泽农场劳动,喂猪、干农活等这些经历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1975年,上官超英考入菏泽地区美术总厂国画车间,开始临摹著名画册。仅仅一个月之后,还是学徒的上官超英所临摹出来的画已经达到出口的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前来菏泽游玩和观赏牡丹的游客越来越多,来菏泽写生的全国各地画家也越来越多。在这期间,上官超英跟随众多书画名家学习多种绘画风格。
   1977年,上官超英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开始系统学习绘画。1982年,上官超英考入山东纺院,在校学习期间,他接触到多位书画名家,其中擅长大写意花鸟画的崔子范老师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奠定了他以后的绘画风格。
   1986年,上官超英留校任教,在短短半年之后,他被调到菏泽曹州书画院工作。“曹州书画院的发展紧紧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在曹州书画院建成之后,陆续组织了很多大型活动,尤其是1989年的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收到了36000余份作品,这在全国书画比赛中都是很罕见的。”上官超英说道。近年来,以牡丹为媒介,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画家来菏泽写生,前去曹州书画院参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提“超大写意”画构想
   1987年,上官超英提出中国画“超大写意”艺术构想,并付诸创作实践。《美术》杂志社、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以及上海、广东、辽宁、黑龙江、湖北、湖南、深圳等省市美协举办上官超英画展理论研讨会20余次,对以心写心、随心赋彩的创作理念,多法用笔、多维呈现的笔墨语境,复调式构图等有近20万字学术评价。
   “中国画的发展从工笔画、没骨画到小写意、大写意画,变化的是创作幅度的不同。在绘画方面,太大和太小的画面都挑战艺术家的功底和对整体布局的把握。小要小到精致,要独特,要有大的内涵和格调,而大也不能是傻大粗的表现形式,大是宏大,是广博,大中有小,更要注重整体布局的统一、流畅、气韵相连。”上官超英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道。
   上官超英表示,在创作“超大写意”画时,首先是在心里对一幅画有了整体的布局,但具体到某一个小的画面时往往就随心而行了,正是在这种随心而行的创作中不断地涌现出很多灵感,而这种灵感在不受制于时间和固有思维模式的创作进程中,有时候也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改变,在一切艺术以追寻情感诉求为本质的创作中,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 “上官超英与他的超大写意”10分钟专题;2000年为中央电视台特邀嘉宾现场作画,接受80分钟专题采访;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在国家画院等地举办个展50余次;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上官超英画集11部;《美术》、《美术观察》、《中国画》等杂志报刊发表其作品400余幅;山东电视台《收藏天下》播出40分钟专题 《意之大者——上官超英》;2008年,作品《国色之尊》参加由国际奥委会举办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同年四幅作品参加由文化部、中国奥委会举办的“永远的奥运”画展;曾策划主办《第五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第六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牡丹杯国际书画大奖赛》等全国性大型活动;被第五届至第十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组委会聘任为评委和评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