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专版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0月25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2]
空间狭窄、支护困难、地温高湿度大

井下救援面临“三大困难”

很多搜救人员不得不穿短裤工作
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德高 武 霈李 跃 程渊光) 井下搜救工作困难重重,救援环境之复杂远非想象那么简单。截至目前,自龙郓煤业冲击地压发生已将近4天时间,井下救援每推进一米都可谓困难重重。 10月24日17时许,一批救援人员升井返回地面,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发现,脚穿雨靴的救援人员满身污渍、衣衫尽湿,神情疲惫,拖着沉重的步伐。部分救援人员短衣短裤,腿上沾满了煤灰,手中拎着大大的空水桶,缓步走向综合保障楼,准备洗刷就餐。 据了解,这些救援人员不仅身背“重型装备”,而且要在井下长时间徒步前行。生命探测仪、人体搜寻仪、呼吸器、破拆工具……救援人员每人负重多达25公斤左右,在井下将近40度的斜坡上行走,仅往返就需要近3个小时。 10月24日,应急救援指挥部专家组组长王端武在通报救援情况时表示,井下救援工作面临不少困难,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一是井下现场救援作业地点空间狭窄、无法使用机械设备;二是巷道岩体严重破碎,冒落高度大,巷道支护非常困难。三是地温高、湿度大,现场环境条件差。 “由于搜救现场温度和湿度较高,很多搜救人员都是在井下穿短裤工作。我10月23日下井指导救援时,衣服和鞋子很快就湿透了,更何况长时间负重工作的一线救援人员。”王端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