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0月26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8]

杨秋平: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杨秋平,1961年生,菏泽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山东印社理事,菏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菏泽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菏泽书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曹州书画院画师。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大展等。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爱好是他的启蒙老师
   篆刻,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一种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篆刻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结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在菏泽,提到篆刻就不得不提到杨秋平。
   杨秋平自幼酷爱绘画,经常在纸上临摹连环画上的人物及素描头像。后来到定陶县城刻章,看着一块块坚硬的石头在艺人手中经过雕琢变成一枚枚精美的印章,杨秋平羡慕不已,回家后便开始练习篆刻。胡萝卜、橡皮、砖头等都成为他练习的对象。
   到了80年代初,杨秋平到原定陶县防疫站上班,成为一名宣传报道员,但他从未放弃对绘画、篆刻的喜爱。为了学好篆刻,杨秋平遍访名师。
  曾用大半年工资买印石
   在别人眼里,书法和篆刻显得有些枯燥乏味,但对于杨秋平来说,却甘之如饴。
   “以前求学的时候通讯比较落后,和老师只能书信沟通,我把作品邮寄过去,老师进行批改,但书信毕竟不是当面教,大部分得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悟性。”杨秋平至今对那段求学经历记忆犹新。
   “工作之后我一个月的工资是50多元,但篆刻需要大量的练习,为了多练习刀法和章法,我就购买各种书籍和印石,多学习多练习,每年光买印石就要花去大半年工资。”杨秋平说。
   近40年来,杨秋平潜心钻研,博采众长,自成一格。其篆刻作品大气苍劲,刀法老辣而放旷,线条挺拔而洒脱。作品曾先后入展全国篆刻艺术展、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全国书法篆刻大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等,并屡屡获奖。
  始终对作品有敬畏之心
   篆刻艺术讲究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对书法功底、文字功底、美学功底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书法杨秋平同样引人瞩目,作为中国书协会员的杨秋平,从小就酷爱书法,并在几十年的书法写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书法作品气势磅礴,笔力刚健,一拓直泻而显出大丈夫的气概。此外,杨秋平对国画还颇为研究,尤为擅长写意花鸟。
   “篆刻不是简单地将字写上,然后刻上去,更不是简单的拼凑。要将感情带进篆刻中,篆刻虽小,但里面有恢弘的场面,以至于线条变化、刀法变化都要注意。”杨秋平说,“篆刻与书法一样,是“表意”的艺术,一方印章一幅画,方寸之间,变化万千。在篆刻技艺学习中要尽可能多地去看各种风格的印作,同时也要触类旁通,还要保持对作品创作的敬畏之心。”
   杨秋平为人和做学问都属于厚重的一类,喜欢大开大合,篆刻作品大气、厚重感强。他的作品多以古玺、汉印为主。经过30余年的厚积薄发,杨秋平对于篆刻、书法很好地做到了取势和求质的融合。他说:“书法要有骨架、有气势,篆刻作品更应有线条和神韵,以及扎实的刀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中,将自己对字体的领悟刻在章料上,用心去刻,才能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