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修德苑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8年11月02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11]

欲得真知,先须老实

□王西胜【经文】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第二》
  【浅释】
   由,即子路 (公元前542年~前480年),孔门大弟子之一,位列十哲四科中的政事一科,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子路性情率真爽直,勇武过人,行动力超强,改过十分迅速。对孔子忠心耿耿,不但追随孔子周游列国,而且长期不离左右,担当了事实上的贴身侍卫之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亲口说过:“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自从收了子路为徒以后,再没有人敢跟孔子说难听的话)
   孔子问子路:“由啊,我教你的那些东西都知道是咋回事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知哦。”
   这番话里有玄机 (或曰有禅意),不澄心静虑的话,不容易听懂。孔子希望子路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真能不装,便是“毋自欺”,真能不自欺,便是本性“良知”现前——最关键的“梗”即在此处!孔子真正要给子路传授的,正是要启悟他“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的 “那些东西”,而不是后天“记问之学”层面的知识;孔子问子路“诲汝知之乎”,所指的也正是“那些东西”找到了没有!
   所以,“知”多少、“不知”多少,并不重要,甚至于连“知”或“不知”都不重要,而老老实实承认“知”(多少)或“不知”(多少)的态度很重要,因为入道之门恰恰就隐藏在这份老老实实的态度里。孔子这番话或可理解为火力侦察,试探给子路“印心”的契机是否成熟,至于究竟“印”了没有,以及“印”上与否,因为没有下文,吾人不得而知,所以不必自作聪明,非得强猜,否则也犯了不懂装懂的毛病,故还是做个老实人,“不知为不知”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