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专题

下一版>

<上一版

日期:[2019年01月14日] -- 牡丹晚报 -- 版次:[A6]

王宽国:延续22年的“献血路”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从1996年至今,市民王宽国走过了22年“无偿献血路”。一本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书和获奖证书,记录着22年来每一次的爱心时刻,王宽国用22年的坚持不懈,22年的身体力行,115次的爱心无偿献血行为,累计献血总量超过158800毫升的不平凡举动,诠释了爱的奉献,传递着真善美。
   按成年人全身4000毫升的血量折算,王宽国的献血总量相当于近40位成年人的全身血液,为此他先后三次获得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山东省“无偿献血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赶赴北京为邻居献血
   “我身体状况比较好,献血又能帮助他人,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所以一直想去献血。”王宽国第一次献血是瞒着家人献的,但最后还是被家里人知道了,挨了一顿数落后,他开始向家人普及献血对人体的益处,在他的影响下,家人也加入到献血志愿者队伍中。
   为了帮助更多需要献血的患者,王宽国暗自下了个决定,以后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参加无偿献血。自此以后,他成为一个固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一坚持就是22年。
   说到献血的经历,王宽国最难忘的还是去北京献血的那一次。他的一位邻居在北京一家医院做手术急需用血,因其血型在北京比较缺乏,几个家人也匹配不上。在得知邻居血型刚好和自己匹配时,王宽国和三个血型相同的同事立马奔赴北京,为邻居献上救命之血。
   “当时想的就是救人要紧,家人也特别支持我。”王宽国对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说。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献下去”
   献一次血容易,坚持22年就绝非易事,不仅要有超强的毅力,还要有符合献血的身体,不仅要每天坚持锻炼,对于饮食也要求苛刻。
   “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还能让自己身体健康,精神富足,也培养了好的生活习惯。”王宽国笑着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一直献下去,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